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
报纸(5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3)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12)
2011(7)
2008(3)
1999(7)
1998(6)
1997(2)
1995(2)
1994(4)
1987(2)
1983(5)
按来源分组
历史教学问题(2)
江苏教育(1)
安徽教育(1)
天津教育(1)
小学教学参考(1)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
湖南教育(1)
思想政治课教学(1)
晋东南师专学报(1)
广西教育(1)
课文后练习应是课后完成的吗?
作者:葛敏芸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练习  课文  语文教学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率  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  仙人掌 
描述:有些老师认为课后即上完课后去练习,所以,仅把课文后练习当作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结果走进这样的误区: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课后的活,处理课文后练习时更是如此,讲完课文再来练,似乎成了一种定式。这种讲与练
角色扮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好方法
作者:侯玉琴  来源:天津护理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寓教于乐  护生  教学方法  综合能力  综合考试  教学效果  护理教学质量  语言交流  沟通技巧 
描述: 我三中心护校自93—94年度,按总校规定对护生出科及毕业考试,试行综合考试的方法。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综合考试确实是对护生智力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能力的审查,也是对教学效果的验证,
教学者亦应是助学者
作者:刘仲南 沈嘉麟  来源:上海成人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人学员  助学者  教师  学习主动性  学习方法  学习法  教学效果  负迁移  教育工作者  教学活动 
描述:,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成人学员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有些学员常常因为学习时间少、学习任务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描述: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六种方法,简
“比访”工作的落脚点应是服务学生
作者:涂玉文 涂顺 胡雄文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学  教学效果  学生  校本培训  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教研  工作开展  湖北省  钻研教材  教学水平 
描述:自湖北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以下简称"比访")工作以来,广大教师纷纷投入"比访"工作的浪潮,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立足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全面细致研究学生,走
结课也应是一种艺术
作者:王世应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课  引导学生  小学生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氛围  课文教学  教师  设问  结尾  想象力 
描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提高资政咨询水平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尹朝平)昨日,省政府参事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会在昆明召开。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参事工作和文史研究馆工作。近年来,各位参事和馆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和“存史资政、文化建设”的职责,始终与省委
质疑,亟待提高的能力
作者:梁海军  来源: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质疑  质疑能力  教学方法  创造能力  创造性能力  心理状态  陆九渊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育  开放式 
描述: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当今注重创造性教育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改革中 ,质疑能力的提高显得尤其关键。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敢于和善于质疑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在上课听讲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涂舒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如何提高  写作能力  人力车夫  选材范围  抓题眼  王安石  广泛阅读  写作对象  课外阅读习惯 
描述: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作者:都玲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水平  教学实践  学习经验  成长历程  刘绍棠  叶文玲 
描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虽然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不尽人意,但却有少数的语文尖子,问其学习经验,答“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还了解一些名人作家的成长历程,如:刘绍棠、叶文玲等,他们也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的。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