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1)
报纸(71)
学位论文(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0)
地方文献 (17)
非遗保护 (10)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36)
2013(7)
2012(14)
2005(5)
2002(10)
1997(5)
1996(3)
1992(2)
1988(3)
1981(2)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5)
中国戏剧(3)
抚州师专学报(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青少年书法(1)
人文杂志(1)
诗歌月刊(1)
头条日报(1)
春城晚报(1)
第一财经日报(1)
颢的年寿问题
作者:罗继祖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字经》  年寿  状元  驳正  洪迈  《宋史》  余嘉锡  王应麟  白首穷经  困学纪闻 
描述: 俗传宋颢八十二岁状元及第,这个问题最早见于宋陈正敏的《遯斋闲览》。后来南宋时的《三字经》和元朝修的《宋史·颢传》也都这样说。《三字经》上写的是“若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于是颢八十
州令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州令  思妇词  艺术特色  写作手法  递进层深 
描述:州令
质人小传
作者:铁晶 王其亨  来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份  地理学  实践型学者  《帝陵图说》 
描述:梁份是我国清初的著名学者,一生作品颇丰,尤其是在地理学方面有着独到的成就。他与同期的其他学者也有着深厚的交往。梁份在年少时期的坎坷经历,与师从的学术派系,对其处世态度和治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名不踏足仕途的实践型学者,著就了《西陲今略》和《帝陵图说》两部对后世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学作品。
千秋篆刻初探
作者:乔中石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篆刻  明代  身份地位  东南区域  文彭  印章  上海博物馆  晚明时期  汪道昆 
描述:雪渔派名下的篆刻家就有:吴正旸、沈千秋、胡正言、千秋,吴迥等,千秋为其中
飞传(续)
作者:唐葆祥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乐府  “传”字辈  苏州昆剧传习所  穆藕初  昆剧折子戏  《牡丹亭》  《长生殿》  《狮吼记》  《风筝误》  周信芳 
描述:飞传(续)●唐葆祥八、创办“新乐府”苏州昆剧传习所原定学员学满五年毕业。自1924年他们第一次来沪实习演出后,声誉鹊起,被视作昆剧中兴之希望。1925—1926年,这是传习所结业前的最后二年
飞曲谱》传艺林
作者:华特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长生殿  京剧院  玉簪  舞台  曲谱  装帧设计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生活经验 
描述:,对昆曲渊源,声腔体系,
山乡大儒骚风
作者:梁智华  来源:玉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道平在一次诗会中发言。 “陈公大著骚风,道义深藏诗韵中。平地惊雷驱邪恶,乐将余热建新功。”这首藏头七绝,是我在收到自幼失聪的北流籍诗人陈道平寄给我的他的第4本专著《聪明书屋吟草》,特意创作
牡丹亭主角或花落朝偉
作者:暂无 来源:先驱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主角或花落朝偉
谷音演《寻梦》
作者:左弦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杜丽娘  女主人公  记忆  梦境  爱情  牡丹亭  观众感受  表演艺术  人物情绪 
描述:的春景又常惹着“无处不飞悬”的春心。春的意境,花的意境,勾起人对梦境的留恋。于是在湖山石畔,牡丹亭前,随着回忆的历程,去追寻那云踪雨迹的梦境,再体味一番昨日梦中的春情。
吴嵩诗歌研究
作者:孙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嵩  诗学观  诗歌  艺术特征  影响 
描述: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师承、交游二方面探寻吴嵩诗学理论渊源;并结合《石溪舫诗话》,针对其“博学兼收”和“重清厌浊”的诗学观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其诗歌文本的解读,剖析吴氏创作心态,审视其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