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仪式·社会
-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发展变化 功能 社会变迁
-
描述:黄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民间的“社祭”及其他的酬神活动时进行。这种情形下的戏曲演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心,因而其功能表现为娱神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宜黄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其功能
-
汤显祖诗歌戏曲比较研究
-
作者:朱亚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全集 临川四梦
-
描述:之篇、眷恋朋友之章、壮志难酬之吟无不表现着情志合一的特色。汤戏曲虽以“至情”论而闻名,但也不乏对志的高扬。他戏曲中对志的高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理想,婚姻观念,封建孝道。 汤显祖的诗歌
-
《南柯梦记》艺术特色研究
-
作者:肖鲁云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时间结构 艺术手法 结构形式 政治腐败 作者 特色研究 临川 戏曲 黑暗
-
描述:《南柯梦记》的作者,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别号清远道人、玉茗堂主人;江西抚州临川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这时,已在朱明王朝没落时期,汤显祖的一生,正处在政治腐败,人民苦难的黑暗社会里。
-
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南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
-
作者:陈文新 王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艾南英 晚明 晚明 八股文 八股文 国家考试 国家考试 建设性批评 建设性批评
-
描述:南英将八股文提升到载道的高度,倡扬八股文稳实周密、醇正典雅的审美风貌。艾南英对一部分八股文的批评,所体现的乃是建设性的品格。
-
胡应麟的戏曲审美观
-
作者:卢劲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戏曲审美观 戏曲审美观 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 “谬悠其事” “谬悠其事” 案头文学 案头文学
-
描述:胡应麟不仅以《诗薮》著称,而且以一个艺术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在戏曲批评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戏曲理论的真知灼见:舞台演出的和谐美、剧本创作的谬悠其事说及案头文学工之美,这是对传统曲学的大突破,其戏曲
-
2006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
-
作者:李慧 蔡雨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 大学学报 教育学院学报 论文索引 中国古典戏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艺术 汤显祖
-
描述:戏曲史总论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再探讨/孙玫//文学遗产,2006.2中国戏曲文学的产生/田仲一成何培忠//国外社会科学,2006.3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董斌魏建林//社科纵横
-
汤显祖戏曲艺术“至情”观
-
作者:贺正皖 朱三九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曲观 戏曲观 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 梦境 梦境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主张戏剧创作应以情来对抗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理。统观汤氏的思想脉络,儒、道、释相互交织,他没有偏执一隅,而是博采众长,这使得他更能洞察事理,从容构建自己至情的戏曲艺术殿堂
-
明代反理学思潮与汤显祖的戏曲观
-
作者:王万祥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理学 反理学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观 戏曲观
-
描述:明代的官方哲学是理学,理学对思想界统治严密之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理学思想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乃至规范.汤显祖身处反理学思潮兴盛的中晚明,以至情论为中心的汤氏戏曲观强调了人的情感和自然欲望,这与明代
-
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戏曲创作之影响
-
作者:钱成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戏曲创作观 戏曲创作观
-
描述:从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汤显祖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汤显祖正是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
-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史意义
-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
描述: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塾》);再如,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