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舞美设计的联想——意象与意境
-
作者:周俊山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与意境 舞美设计 “意象” 戏曲演出 渗透反应 客观事物 典型形象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家 《牡丹亭》
-
描述:等
-
关于昆曲的思考
-
作者:韩建生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独特魅力 北昆 中国文化 河北省 文化符号 文化情结 牡丹亭 南昆 表演艺术
-
描述:两大派别,曾经交映生辉,互相促进,一度使昆曲艺术出现了“神州处处闻笛声,童叟皆知牡丹亭”的盛况。 昆曲这项曾经独霸中国剧坛几百年有过辉煌历史的表演艺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却遭到了传承危机,甚至几乎消
-
方寸梨园情韵长:无锡惠山手捏戏文赏鉴
-
作者:张文珺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表演 牡丹亭 惠山泥人 爱情故事 无锡 西厢记 柳梦梅 泥塑 艺术技巧
-
描述:明清以来,随着昆腔、徽班和京剧等先后在无锡城乡演出,给泥塑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他们抓住剧情发展的一刹那、一个特定场景或人物亮相,根据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以捏为主调,绘以丰富的色彩,用静态
-
论《牡丹亭》中春香的形象特征
-
作者:李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香 春香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经过了改编、删减,但此剧中的侍女春香这个角色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本文主要论述春香的形象特征,揭示她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
-
传播学视野下的青春版《牡丹亭》改编价值刍议
-
作者:张珂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学 传播学 改编价值 改编价值
-
描述:自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出现不少对其的改编著作,而当代的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无疑是较为成功的,本文就从传播学的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入手来探讨青春版《牡丹亭》的改编价值。
-
从传统、青春、中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杨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创新 创新 发展 发展
-
描述:昆曲流传发展至今,在保持其传统的特点下,在演员、舞美、音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昆曲艺术需要我们勇于突破,要进行一种深度碰撞、化舍的工程,达到一种更新鲜的境界.创新和发展正是对昆曲的弘扬和传承.它使我们传统的古典艺术永远散发魅力.
-
传承与改良:解析三山会馆版《牡丹亭》的服装造型
-
作者:刘若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传统 传统 改良 改良
-
描述:曲淡雅、含蓄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