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觏的认识论思想初探
作者:赖井洋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认识论  认识论 
描述:李觏从“气”的物质世界出发,并把它作为人类认识反映的客体,且已感悟到了人类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知识印象:读李怀宇《知识:台湾文化十六家》
作者:吴丙年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  台湾文化  中国文化  印象  白先勇  形象  群体  牡丹亭  开拓  价值 
描述:六家》(以下简称《知识》)。 对于“知识”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吧,比如我自己,也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但在作者李怀
伤事怀,哀语痴情:论《小山词》的"梦":[晏几道]
作者:刘传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中国  小山词 
描述:伤事怀,哀语痴情:论《小山词》的"梦":[晏几道]
一种相思 两样言愁--小议二晏的怀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议  夕阳  晏殊  清平乐  主人公  小山词  意境  木兰花  作家  踏莎行 
描述: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牡丹亭》叙述语法探讨
作者:汪小洋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显在叙事  显在叙事      话语  话语  典故  典故  叙事扩张  叙事扩张 
描述:通过叙述语法这一角度梳理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可以找出剧本在陈最良角色上表现出的显在叙事特征 ,发现“”等作者的话语 ,以及典故的叙事扩张现象 ,从而勾勒出《牡丹亭》的叙事轮廓和中国戏剧叙事
“落花独立,微雨燕双飞”——《残》《临江仙》比较赏析
作者:王玮玮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比较阅读  北宋  晏几道  翁宏  残》  中学  语文  诗词 
描述: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独立,微雨燕双飞”被誉为千古名句,但这两句诗却不是晏几道的原创,而是晚唐翁宏《残》中的诗句。
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
作者:孙书磊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理欲望  《牡丹亭》  主题  汤显祖  爱情  性欲 
描述:人欲的赞歌──对《牡丹亭》主题的再认识孙书磊一《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主人公杜丽娘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至情”,无疑给人以最激动的感受,关于俞二娘、商小伶、冯小青等传说的记载,就足以说明这点。人们在不难发现“汤显祖正是为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妇女倾吐...
与耻教育
作者:沈贵鹏 张天舒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道德生活  社会生活  价值问题  道德问题  陆九渊  全球性  心理 
描述:缺乏基本探索,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描述:主宰”,以张扬的主体意识。
怀汤显祖
作者:陈文逑  来源:徐闻史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怀汤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