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
报纸(5)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1(2)
2010(4)
2009(5)
2008(2)
2007(2)
2003(1)
2002(2)
1996(1)
1986(1)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
文学教育(1)
散文(1)
其它(1)
洛阳晚报(1)
作家杂志(1)
新课程(教育学术)(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
青年科学(1)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王安石写春节最有气氛 朱伟祥
作者:暂无 来源:茂名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春节将近,偷闲在书房为朋友撰写新春对联,寻章摘句间,读到王安石颂春节的诗词,不读则可,一读兴趣大发,落笔成文。宋代诗人中,王安石是数得着的大家之一,他的诗词,至今很多仍在被人诵读流传。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然而人们最熟悉
古诗文中的时间词
作者:汪嘉宾  来源:今日中学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王安石  阴历  时间词  表示  描写  气氛  月亮  风送  爆竹 
描述:古诗文中有些表示时间的词,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因此,要读懂古诗文,很有必要了解这些词表示的时间及意义。王安石有首诗描写春节期间的热闹气氛和万象更新的盛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追求语文课堂的一种“静”界
作者:雷鑫亮 曾扬明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  学生思维  独特见解  音乐  陆九渊  气氛  教师  休止  詹天佑 
描述: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防火保平安
作者:杨晓苍  来源: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爆竹  王安石  宋代  春联  气氛  春节  风送  防火安全  景象  人身安全 
描述:春节期间,到处都张灯结彩贴春联,一派喜庆气氛。大年前后更是爆竹声声,增加了城乡热闹景象。宋代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谈徐芳的散文
作者:王蒙  来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写作  自恋  文字  气氛  潮流  神经  环境  执著  清白 
描述:最近我读到徐芳的一些散文。我觉得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在一种张扬的气氛下,在一股作秀、炒作的潮流中难得有徐芳的,看似平易的其实是雅致的写作。她的文章,细微而不琐碎,清白而不粗浅,敏感而不神经,执著而不
温家宝妙引诗句答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者招待会  文学素养  全国人大  王安石变法  人言  不足  郑思肖  和谐  气氛  诗品 
描述:今年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温总理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字字珠玑,给招待会平添了很多温馨、和谐、友好和亲切的气氛
过年
作者:吴贻芳  来源:文学少年(中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团圆饭  政治家  北宋  场景  中华民族文化  饭店  风送  爆竹  气氛 
描述:不包下饭店,全家老小一块儿吃个团圆饭,要营造年的气氛啊。整
紧锣密鼓≠紧张
作者:刘冬青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紧张  使用频率  气氛  刘绍棠  舆论  戏曲  节奏  语素义  比喻 
描述:"紧锣密鼓"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其意义为:"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也指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刘绍棠
情与景会 意在言表
作者:史在俊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景  《珠玉词》  《浣溪沙》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意在言外  晏殊  词人  宋初  感伤 
描述:情与景会 意在言表
激越的浪漫凄美的感伤——《牡丹亭》和《长生殿》"情至"理想
作者:郑尚宪 黄云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洪昇  洪昇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至"理想  "情至"理想 
描述:极却又透出几分萧瑟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