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国理政首要之能力应是领导发展的能力
-
作者:李光炎 来源:群言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
“至诚恻怛”与“任理无情”:王安石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
作者:郭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至诚恻怛 至诚恻怛 任理无情 任理无情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张力 张力
-
描述:怛”的执政动机,另一方面又主张“任理无情”的执政原则。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在学理上并行不悖,但在现实政治中,由于他过分强调自然天道的客观公正,使天道压制了人道,致使其政治构想与现实政治之间形成了
-
由《牡丹亭》中情、理的抑扬看汤显祖的精神指向
-
作者:徐大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精神指向 明朝晚期 爱情故事 伦理道德 “情” “理” 人物塑造
-
描述: 一明代“情”与“理”的冲突一度很激烈。自从朱熹把“情”与“理”尖锐地对立起来以后(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便借助于政权力
-
情的赞歌:观新版赣剧《牡丹亭》
-
作者:叶长海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演出 昆曲 文化财富 新版 五大洲 杜丽娘 观众 艺术教育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四百多年盛演不衰,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年的盛况是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而如今则已传遍五大洲,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牡丹亭》是一部丰富复杂的巨著,剧中涉及封建时代的各种世情人事,而读者与观众首先是为《牡
-
“精品”与“情品”——编剧杂感录
-
作者:杨小泉 杨雅梅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剧作品 汤显祖 剧作家 代表作 《牡丹亭》 《琵琶记》 我国古代 元末明初 情感
-
描述:时候的元末明初的戏曲作家高明,也在其代表作《琵琶记》
-
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文学史意义
-
作者:左其福 来源:求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唯情论 文学史意义
-
描述:在使我国的古典文学摆脱外在的道德伦理苛求 ,切实深入人们的心灵世界等诸多方面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情、梦、幻:汤显祖人生与戏曲研究初探
-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晚期一位富有浓厚思想家气质的戏曲作家,他的"临川四梦"以其深邃的思想意蕴和完美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巅峰之作.该文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期通过分析汤显祖的人格理想与戏曲创作的关系,把握"临川四梦"中蕴含的深意及其价值.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
-
梦与情铸就的人生丰碑——汤显祖“临川四梦”新探
-
作者:唐雪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抗衡 激扬 回归
-
描述:回归。由梦—情—理—真 ,演绎了汤显祖悲壮而又辉煌的一生。
-
诗、画、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
作者:魏永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滁州 韦应物 王安石 “动” 境界 山水田园诗 构想 古代诗歌 景物 艺术经验
-
描述: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春光明媚、万物勃发之时,诗人不是像常人一样趋鹜于万紫千红的繁华处争春赏光,而是独步于幽静朴拙的山涧边寻闲探幽。涧边绿草,惹人怜爱。这种心绪,不为诗人所独有,王安石“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即道出了类似
-
满目哀景 一腔愁情——杜甫《登高》导读
-
作者:姚永强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景物 艺术价值 胡应麟 夔州 气象 中学 摹状 境界 会宁县
-
描述: 《登高》系杜甫寓居夔州、贫病交加之时所作。全诗借登高所见之秋江景色,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孤苦老病、疾首痛心的复杂感情,激切苍凉,沉郁顿挫,律法谨严,气象阔大。胡应麟《诗薮》推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精当地指出了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