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13)
报纸(651)
图书(70)
学位论文(47)
会议论文(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47)
地方文献 (411)
地方风物 (52)
宗教集要 (29)
红色文化 (25)
才乡教育 (20)
非遗保护 (12)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333)
2013(100)
2012(155)
2011(215)
2010(160)
2009(126)
2008(140)
2007(112)
2002(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2)
戏剧文学(8)
戏文(6)
当代戏剧(3)
广西电业(2)
新乡日报(1)
明道通识论丛(1)
中国保安(1)
中医药文化(1)
绿风(1)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梦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自我实现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柳河
作者:李静霞  来源:作文通讯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河  家乡  流去  树叶  小段  晏几道  熏气  拇指  牙齿  野果 
描述:在外求学,常思念我美丽的家乡。那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行。叮咚的山泉,酸甜的野果,鸟雀啁啾啾的树林和静谧的小屋无不使远离家乡的我
牡丹亭下女儿香 闫平·刘曼文谈话录
作者:王静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活  中国油画  表达  美院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文革时期  内心世界  情感 
描述:刘曼文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说《牡丹亭》中的“
作者:刘方政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与理  与理  功名事业  功名事业 
描述:《牡丹亭》是一曲“”的颂歌,它所礼赞的“至情”、“梦”是对礼教社会的决绝反抗。作者没有给杜丽娘所体现的“”设置具体的对立面,她的青春觉醒也并非是自觉地以情抗理,惟其如此,更说明礼教统治的严酷
论汤显祖“”之哲学的文艺思想
作者:刘军华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  文艺思想 
描述:汤显祖在其诗文创作中不仅探讨了至善之情对于不合自然人情的封建之“理”及框范人情感传达的作文法度的超越,而且通过对作家应达到的心灵境界的认识,指出作家在创作表达上应如何突破写作规范的限制,找到为文之道,游刃有余地以各种文体传达情感。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Ⅳ. 与主要几个区
作者:刘仁林 杨光耀 裘利洪 施建敏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较  比较  总结  总结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 
描述:在前面已经分别对本区的科、属、种区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几个主要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明晰本区持位与其他区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本区的特征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此外,在此基础之上
《牡丹亭》劇簡介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與侍婢春香春日遊園,觸景生情,在夢中與嶺南秀才柳夢梅幽會。夢醒後,仍癡心掛念,終致傷感身亡。地府判官感其情真,允麗娘魂遊四方,尋覓夢中情人。適柳夢梅上京赴試途中,因病滯留南安杜府梅花觀中。一日偶遊花園,拾得麗娘自畫像,憶及夢中情景,反覆呼喚。麗娘聞聲而至,結為人鬼夫
汤显祖至论对儒家思想的扬弃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论  儒家思想  扬弃 
描述:心至情(人心)两相涵咏;朱子是人心听命于道心,汤氏却是道心具含至情(人心)。
李绂的家乡结论
作者:陈小辉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家乡  先贤  陆王学派 
描述:李绂,清代的理学家、方志学家,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家乡情结的人。集中体现在:他对家乡先贤的厚爱,为先贤辩诬;为家乡文化事业建设;为家乡学术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杜丽娘
作者:张红梅 张卫东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爱情神话  汤显祖  柳梦梅  浪漫主义  梅花  爱情模式  女子  寻梦 
描述:“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人耳。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