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
报纸(3)
会议论文(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2(1)
2011(2)
2007(1)
2004(1)
2001(1)
1997(1)
1993(1)
1990(1)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名作欣赏(1)
工人日报(1)
理财(1)
戏剧艺术(1)
求索(1)
西部商报(1)
幸福(婚姻)(1)
四川戏剧(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挣脱男人股掌的呐喊——读王英琦的散文《被“造成的”女人》
作者:吴周文 林道立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文化精神  建国后  社会地位  悲剧性  女权主义  最高境界  生存价值  中国作家 
描述:念。不愿扮演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观念强加给她们的角色,不满女性所处的附庸状态,要求还原女性的自主地位,由来已久。这曾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内容。尽管建国后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因袭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还顽固地残存于人们的头脑里。
爱的颂歌 各呈芳姿——《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
作者:曾清蓉  来源: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喜剧  爱情  悲剧性  杜丽娘  颂歌  喜剧色彩  封建礼教  汤显祖 
描述:祖的《牡丹亭》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描写爱情的典范之作。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家的作品,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璀灿地闪烁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学长河中,遥遥相对又息息相通,风格迥异又惊人相似,堪称东西双璧。四百多年来,它们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震撼了多少青年
汤显祖《牡丹亭》简论
作者:陈中凡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封建礼教  孔雀东南飞  柳梦梅  封建势力  悲剧性  林黛玉 
描述:》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和《西厢记》式的女性典型,也不同于它之后《红楼梦》式的女性典型。因为前两个主人公——刘兰芝和祝英台——都是在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牺牲的悲剧性的人物,第三个崔鶯鶯在唐代传奇小说中
改革就是战胜自己
作者:章立凡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招待会  自然灾害  意识形态  王安石  温家宝  悲剧性  领导者 
描述:2008年3月人大、政协两会以后,新一届政府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的设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引出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议论,本刊摘选了其中部分内容发表,以飨读者。
“应逐步加息终结负利率”(图)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
作者:许佳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应该结束目前这种负利率状态,我赞成逐步加息。”3月19日,在“2011年中国基金投资者服务巡讲大型公益活动暨纪念中国开放式基金10周年特别活动”天津专场间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接受了本报采访。对18日晚央行再度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陈道富表示,尽管存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