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曾巩的语言观
-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观 曾巩诗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语言哲学 欧阳修 文学观 圣人之道 必然要求 表达效果
-
描述:留在"六经"中,后人能够通过语言去把握。老子、庄子都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庄子认为后人通过书本读到的只是"古人之糟粕"(《庄子·天道》),魏晋时期玄学名士以"言不尽意"为理论前提,从而否定圣
-
自视清高的王安石一个性格有缺陷的改革家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法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说起王安石,凡是上过中学的没有不知道的。语文课学过他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法之巧妙,自古以来被人广为称道。历史课也会提到王安石,讲的是他的变法改革。咱中国历史上,变法不少,但哪次也没有王安石变法惹起的争议多,除了现在的课本称赞他,过去的史家没人喜欢他,不但把他
-
王谢子弟天然秀,岂是三家村中人:论晏几道词之华贵气象兼析其
-
作者:牟国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华贵 华贵 贵公子 贵公子 色彩 色彩 语言 语言 韵味 韵味 孤傲 孤傲 真淳 真淳
-
描述:象的发掘和论述。如果将晏殊词比作牡丹,那么晏几道词当可比作月季,虽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大气,其精致鲜妍处却过之,无愧“华贵”二字。同时对于其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性格,尚未发掘其心态形成原因。事实上
-
《金山寺梦游录》的语言特征研究
-
作者:朴辰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山寺梦游录 语音标记 词汇特征 语法特征
-
描述:、因为在形态特征上由于元音和谐被进一步打破,所以在词尾使用上没有考虑阴性阳性词汇相搭配的规则,因此,在资料中不难看出任意性特点。以上研究成果为研究文学和朝鲜语语言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请勿折断我们的翅膀
-
作者:陈凯歌 来源:可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城市 人与人 三十年 上海人 文化 北京人 电影 历史 性格 牡丹亭
-
描述:上海无疑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地方。无数的高楼拔地而起,无数的人群涌入城市,无数的灯光照亮夜空,无数的梦想在这里受到时代的检阅。无论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城市的历史多么久远,今天,它才真正实现了光荣的绽放。不仅在上海,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城市中,人们
-
人的发现和美的寻觅:中国剧协第二期编剧读书班讲课提纲
-
作者:齐致翔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 观众 发现 塑造人 汤显祖 曹操 内心 老生常谈 戏曲 戏剧
-
描述:似曾相识,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乃至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
更有人从捷径过
-
作者:眭达明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 捷径 清凉散 宋仁宗 官场 晏殊 性格 执政 失落 同事
-
描述:一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正月,枢密副使晏殊落职,出知宣州;同时任命翰林学士夏竦为枢密副使。消息传出后,夏竦的同事和领导、时任翰林承旨学士的刘筠
-
语不惊人死不休:漫谈高考作文如何炼词炼句
-
作者:韩延明 王丽萍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炼词 词语 鲁迅 王安石 曹雪芹 文学史 遣词造句 简洁 语言
-
描述: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炼词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之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一个字"而"捻断数茎须",甚至"知音如不赏",就要"归卧故山
-
《站得高未必看得远》升格途径展示
-
作者:张晓春 毛群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升格 珠穆朗玛峰 作文 王安石诗 材料单 月亮 晚唐诗人 高级中学 语言 议论文
-
描述:呢?(根据后文的内容来看,这句话应该改为“但是否真的站在最高处,就能看到最远的风景呢”)并非如此。 如果有机会外出旅游,也许你会有坐飞机的机会(语言啰嗦,可以改为“如果有机会坐飞机旅游”),当你坐在
-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