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的人性观
-
作者:刘文波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 性情 善恶
-
描述:社會的消極色彩。
-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阶段及其意义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性论 性情
-
描述:实质性转向。第二个阶段的人性论对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提出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因而对整个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庆历学风与王安石的《诗经》学
-
作者:易卫华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世致用 疑古 性情
-
描述:王安石的《诗经》学主要是在庆历学风的影响下产生的,庆历经世致用学风、尊《序》风气、疑古学风和性情思想等,对王安石"据《序》言诗"、《诗序》作者观及《诗》学性情论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
性情怪异的王安石(图)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漫话赵宋王朝之十二
李之亮
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大名鼎鼎,无人不知。这个人的脾气性格颇为古怪,真不知该赞赏还是该讥嘲,举几个例子,读者自行品评。
一曰不讲卫生。叶梦得《石林燕语》里记载一则故事,说“王荆公性不喜修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洗。”一年都不洗一回澡,够邪乎了!接着说
-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
作者:井泽耕一 李寅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情命论 性善论 性恶论
-
描述:性情命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宋代的王安石以一位政治家、思想家的视点,对性情命论做了一番深入的考察。王安石的观点较为独特,对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个人的深刻见解。这种观点在后世
-
吃菜见性情
-
作者:陈鲁民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推动改革 鹿肉 王夫人 参知政事 反腐败 张居正 筷子 袁世凯 见性情
-
描述:,他的习惯不过是专拣离自己筷子近的菜吃罢了,别的菜动都不动。"这说明王安石虽身居高位,心却没用在吃上,他在推动改革上不遗余力,力求尽善尽美,在饭菜上却凑合了事,能吃饱就
-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心 格物致知
-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
陆九渊道德思想的研究
-
作者:彭艳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道德 理
-
描述: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陆九渊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
-
陆九渊的“问题”及其意义
-
作者:王家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 理 本心 真理性理观念
-
描述:,学者对陆九渊与朱熹的比较、研究大多数都局限在了具体观念层面,只在观念层面探讨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这其实都没有意识到陆九渊哲学的本质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析,来展示陆九渊真实的思想内涵及陆九渊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真理性的理观念何以可能的。
-
《周易》与象山心学
-
作者:范立舟 王华艳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陆九渊 理 心
-
描述:陆九渊“心即理”之思想主旨,凭依对《周易》义理的阐发而得以彰现,“易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终极地位是无可怀疑的。但此理并非一外在于人心的客体,而是与“心”通融为一的。修养之方法就在于洗涤心灵中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