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的德育心理、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作者:燕国材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心理思想  差异心理思想  教师心理思想 
描述:陆九渊的德育心理思想,探讨了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思想中有因材施教的含义;教师心理思想强调教师应当先知先觉,了解学生要由内识其心,要善于帮助学生减担。
试论《娇红记》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龙绪江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现实主义成就  近代性爱  文学史  怨情  理想爱情  悲剧结局  《牡丹亭》  爱情悲剧  矛盾冲突 
描述:实主义的爱情悲剧。陈洪绶在评点《娇红记》中指出:“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
报告文学创作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兼与江柳、杨炳同
作者:毛微昭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  报告文学创作  “两结合”  浪漫主义手法  杨炳  作家  革命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描述:同报告文学创作的关系怎样?有些什么独特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主观与客观:戏曲创作方法(续)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多元
作者:苏国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戏曲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多元并存  西方现代派  西方现代主义  汤显祖 
描述:关于现实主义的含义众说纷纭,直到目前还争论不休。然而,高尔基如下一些观点却经常被人们所引用: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呢?简略地说,是客观地描写现实;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
避文如仇
作者:胡漠察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周亮工  文章  不足  作家  心理  接触  作品  例子 
描述: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云:“李赞皇与白傅不协,终身不肯见其词翰,恐一见便为回心。”这真是一件趣事。这位李赞皇因为与白居易不和,所以不愿读他的文章,依以人衡文之例揣之,本不足异,不过这李赞皇倒是有些特别,他知道
诗咏“春归”(小相声)
作者:王宝琪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回归  家乡  学问  相声  落后  杜甫  现代人  古代人学  心理 
描述:甲:我给你念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乙:(竖起大拇指)好,写得真好!(挠一挠头,又困惑地)可是,我还有点儿不明白呀……我们刚来踏春赏景,你怎么就要回去了呢?甲:谁说我们要回去呀?乙:诗里不是说"长恨春归无觅处",已经"无觅
有一种脸红,叫赤面恐怖症
作者:甘淑珍  来源:大众心理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恐怖症  中国传统文化  晏几道  关羽  华容道  美德  享受  心理 
描述:无论如何不会说关羽羞涩脸染红晕的。关羽的脸红被安上了忠义的帽子,据说曹操败走华容道时,
耻感与耻感教育
作者:沈贵鹏 张天舒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耻感教育  道德生活  社会生活  价值问题  道德问题  陆九渊  全球性  心理 
描述:缺乏基本探索,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檃括体词浅论:以宋人的创作为中心
作者:彭國忠  来源:词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  宋代  原文  体词  作品  王安石  心理  创作  米友仁  赤壁 
描述:宋代开始进行规模创作的,后人讨论较多的也是宋人的檃括体词。而全部立论,亦以词作者的自序或题目为依据。
论李觏的农村诗
作者:王春庭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农村诗  农村诗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描述:定和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