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描述:中而不能自拔,造成了他一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政治理想的破灭。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轼也不曾放弃自己一贯的思想原则,他所到之处都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实践着自己仁政爱民的治世思想,从发硎初试、徐州抗洪、杭州
教师应是探索者、实践家、名导演
作者:李强  来源:现代教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生涯  探索者  实践  导演  工作时间  人生 
描述:艰辛、最艰苦,也最难忘的教书经历,现在想来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它是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基石。
质疑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喜林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实践  质疑  提出问题  主动学习  阅读水平  陆九渊  学生 
描述: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语录下》)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生能提出问题,正是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表现,表明他们正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能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正是阅读水平明显提升的标志。
古代鄞县首官的民生实践
作者:包柱红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善人民生活  中国传统社会  主要表现  三个方面  王安石  知县  儒家传统  先富后教  实践  政治理念 
描述:"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在古代,县官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教育、公平诉讼。按照儒家传统的"先富后教"的政治理念,这三者中尤以改善人民生活最为重要,也就是今天所说
高考作文立论思维模型与实践(七):质疑立论思维
作者:徐江 陆希翠 赵欢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质疑思维  蔺相如  思维方法  王世贞  诚信  王安石  逆向思考  实践  否定 
描述:质疑立论思维概述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局长在茶馆里跟一老者下棋,正当难分难解之际,跑来一个小孩跟这位局长说:"快回家吧,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者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局长答:"是我儿子。"请问吵架的两人跟局长是什么关
从《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考王安石早年的水利实践
作者:陈牧川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水利思想  水利思想  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实践  实践  东钱湖  东钱湖  学士  学士  青苗法  青苗法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即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包括经济政策、军政政策、教育、治水政策、外交政策
学校德育职能的承担者应是全体
作者:夏立发  来源: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德育 
描述:学校德育职能的承担者应是全体
语文教学应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基地
作者:周修雯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德育  德育  渗透  渗透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准确定位每篇课文的德育目标是德育渗透的基础。抓住了重点,就能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汇于语文教学之中,又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滋润学生的心田。
如何理解陆九渊与诠释学
作者:刘磊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诠释学  实践 
描述:陆九渊是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学说被一些学者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冠以"生命实践诠释学"、"依他诠释学"和"实践论诠释学"等名称。其实,陆九渊的学说并非伽达默尔式的哲学诠释学,而是施莱尔马赫式
陆九渊德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代价值
作者:陈明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德育思想  高校德育  现代价值 
描述:。其二,揭示了 陆九渊“自作主宰”思想的现代价值。笔者认为,在陆九渊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 中,可以发现与现代主体性教育相同的德育思想及其实施雏形,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