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3)
报纸(72)
图书(16)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16)
地方文献 (60)
红色文化 (20)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38)
2012(45)
2011(45)
2010(33)
2009(29)
2007(40)
2005(26)
2004(17)
1997(21)
1992(13)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10)
艺术评论(5)
社会科学战线(3)
诗选刊(3)
戏曲研究(2)
剧影月报(2)
文艺争鸣(2)
中国油画(2)
科教文汇(中旬刊)(1)
花城(1)
陆象山与当代心灵生态的培育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心学的当代价值展开了学术讨论。 象山心学与禅学 自朱熹与 陆象山鹅湖论辩以来,心学与禅学的关
陆象山心性说脉络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钱同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性说  心性说  脉络  脉络  价值  价值 
描述: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完成了世俗化伦理与思辨性哲学的结合,是对佛道心性方面挑战的积极回应,也实现了对儒学的改造,创造了儒学的再次辉煌。
曾巩《局事多暇帖》用纸疑点考
作者:鹿鸣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艺术品  曾巩  中国古典艺术  当代  市场  收藏家  艺术中心 
描述:稀之宝流落于世,尤伦斯的父亲那时就以低价积累了一批珍稀至宝。盖·尤伦斯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品。在各大藏家争相出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同时,却有暗藏的国际大鳄不惜变卖家珍出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素有世界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之称的盖·尤伦斯不惜抛售数件国宝级古代文物来更大量地吸纳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随着他的收藏品的面世,真假问题探讨也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焦点。
浅析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启示
作者:刘文曦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  教育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描述: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与他的变法事业紧密相连,围绕着如何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在政治观、教育观、人才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们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认真总结和分析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胡澄作品·静谧的蓝(五首)
作者:暂无 来源:诗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胡澄作品·静谧的蓝(五首)
刘绍敏风光摄影作品欣赏
作者:暂无 来源:恩施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小传: 刘绍敏,女,湖北省作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恩施州作协、理论家协会会员,恩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恩施市老干部局。 先后在 《中国水运报》、《中国民族报》、《湖北日报》、《恩施日报》、《恩施晚报》,《民族文学》、《新作家》、《长江文艺》、《湖北旅游》、《民族大家庭》、《大江文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等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和父女关系:女
作者:张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父女关系  父女关系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文论 
描述:本文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阅读方法比较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对父亲形象和父女关系的刻画以及从中反映出的两位剧作家对封建父权制的质疑、对具有双性气质的全面的人性以及和谐的父女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追
问禅,面对现代的黑暗
作者:默二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叙事  宗教  情歌  作品  曹洞宗  僧人  奥姆真理教  刑警  寺院 
描述:有读者评价高村薰的《晴子情歌》是部不像小说的小说,同时也声称这无损于读完两卷作品的兴致。这部小说以母亲晴子写给儿子福泽彰之的信为线索,串起晴子本身从十四岁到中年所目睹的昭和历史。如果说写在七年前
彩笔新题《玉簪记》
作者:越石  来源: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玉簪  牡丹亭  昆曲  昆剧  彩笔  博物馆  华文  艺术  作品 
描述:挑选<玉簪记>,是因为它是昆剧生旦戏的代表,是最能表现昆剧表演精深之处的作品.尤其是岳美缇和华文漪的<玉簪记>,他们的每一个配合都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我敢说这是昆剧艺术的登峰造极.--白先勇
伤心小青,我见犹怜:吴炳《疗妒羹》赏析
作者:杨惠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悲剧意味  自恋  吴炳  秦汉之际  审美价值  爱情  男权社会  作品 
描述:所谓疗妒羹,顾名思义,指的是治疗女人嫉妒之症的汤药。在男权社会,女人拈酸吃醋历来被视为一种恶德,或是一种疾病。大约于战国和秦汉之际成书的《山海经·北山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