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79)
期刊文章(1751)
学位论文(56)
会议论文(50)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28)
地方文献 (206)
地方风物 (41)
宗教集要 (32)
红色文化 (20)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1299)
2011(213)
2010(178)
2009(132)
2005(95)
1994(42)
1938(7)
1937(15)
1931(10)
1930(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抚州日报(37)
南方都市报(26)
河北省政府公报(6)
实业部公报(3)
经济部公报(3)
学理论(1)
时代汽车(行业版)(1)
大理文化(1)
山西建筑(1)
陈郁良:不走寻常路
作者:张家才  来源:中国工业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三项制度改革  汽车  新产品开发  销售人员  全员劳动合同制  管理人员  市场竞争  创新观念  品种多样化  国有企业 
描述:一个仅有500多名正式员 工,固定资产只有1.3亿元的企 业,年汽车销量却达到23075 辆,销售收入27.3亿元,人均年 利税19万多元。这个佳绩的创 造者,就是一汽集团柳州特种汽 车厂厂长陈郁良和他的员工们。$$ 率先进行“三项制度改革”$$ 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柳 特也遇到过冗员多、劳动力成
司机
作者:李春光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司机  车辆  古代  双轮车  王公贵族  规定  时称  汽车  汉代 
描述:司机是由轿夫演变而来的,而轿夫的前身,是古代车辆的驾驶者。最早的车辆出现于夏朝末年,时称“辇”。辇原是一种双轮车,靠人力拉换,又称“人车”。在古代,只有帝王及王公贵族才能乘坐。如《周礼》规定,辇为王后车骆。汉代也规定,辇为皇帝乘舆。既然辇为
青春版《牡丹亭》三题
作者:陶慕宁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还魂记》  《还魂记》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观众  观众     
描述:本文从汤玉茗《还魂记》到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亭》与观众、《牡丹亭》与三方面论述了青春版《牡丹亭》。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
“禁赌”应是“高压线”
作者:邵源  来源:大江南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禁赌”应是“高压线”
王安石与忘年交王
作者:张新红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忘年交 
描述:王安石与王,一个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一个是出身低微,一生坐馆教书,生活贫困潦倒的一介布衣。王安石与王的交往终其一生,虽然在仕进上见解不同,却不影响二人真挚深厚的友谊,真实再现了王安石
临川一中“老师”教交通安全课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法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批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临川才子。瞧,今秋开学伊始,同学们又在认真聆听交警叔叔上交通踩?课。?J饶礼
轨道交通应是机场与市中心交通联系中的主导
作者:谭复兴 宋文洁  来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机场  轨道交通  市内交通  常规公共交通 
描述:北京将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上海将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而广州将举办亚运会.对外交通问题势必成为这三个特大城市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重点对北京、上海、新加坡和香港等几个城市的机场进行分析对比.提出
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
作者:李胜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晚明  中晚明  汤显祖  汤显祖  诗论  诗论  诗歌  诗歌         
描述:践了自己的诗论,用真挚感人的自然之情融注于诗歌中。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涉及到佛道隐逸、出仕用世、行旅游览、交往应酬等等;在各种体裁中,尤其擅长绝句和歌行。他的诗歌不仅在叙事、写景的安排、炼字遣词、句法和章法等方面,有意识的学习六朝诗歌,而且汲取了六朝诗歌的美学精神,在总体上呈现出“清”的特色。
论晏几道对词的创新
作者:许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伤心  创新  技巧独特 
描述:晏几道词局限于小令,题材、意象也被前人熟用,但仍能以“伤心”之作在词史获得一席之地。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晏几道对词的表现手法作了大胆的创新,在描述人情物态、抒情写意方面有其独到高超之处。这种创新给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