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日古典戏剧美比较
作者:李大朋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剧  比较  世界戏剧  观众  日本民族  戏剧艺术  剧场性  花道  汤显祖  近松门左卫门 
描述:供范例而使其
宋代诗坛的新变派
作者:张琦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苏舜钦  东州逸党  《宋诗选注》  王安石  诗歌流派  《六一诗话》  商业文化  诗风 
描述:宋代诗坛的新变派张琦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三人并称,进而被称之为一个流派,自宋元以来,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欧阳修在庆历四年所写的《水谷夜行寄圣俞子美》诗中首称“苏梅”:“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对于“渐变”的感悟与描绘:晏殊的《浣溪沙》及其他
作者:杨海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渐变  感悟  晏殊词  浣溪沙  宇宙人生  伤春  自然界  时序  光流  特色 
描述:读晏殊词,有一点不能不重点提出,那就是他对"渐变"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绘。这一特色,即是大晏词最具魅力所在。试以他的名篇《浣溪沙》为例:
宋代的“文以致用”观与应用文写作
作者:贺临远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以致用  应用文体  欧阳修  王安石  社会作用  文学性  文章观  应用性  致用观  政治生活 
描述:才形成了将文章与“百事”相联系的文以致用观。
浅议古汉语的“相”
作者:薛振齐  来源:运城高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  古汉语  玉台新咏  《游褒禅山记》  古代汉语  焦仲卿妻  《史记·淮阴侯列传》  单方面性  王安石  王侯将相 
描述:做名词的“相”,当“容貌”讲,如“儿已薄禄相’(《玉台新泳·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当“百官之长”讲,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在这些时候,“相”是实词,它直接担负句子的一个成分,其作用清楚,含义明白,毋庸赘言。本文着重分析当副词用的“相”。
论《三国演义》的“八阵图”
作者:萧甫春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八阵图”  《八阵图》  陆逊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  《全唐诗》  孔明  汤显祖  特殊条件  《唐诗三百首》 
描述:论《三国演义》的“八阵图”萧甫春《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其中的“八阵图”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然而勺\阵图”却充满了“奇僻荒诞”的神话色彩,始终无人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说。随着社会科学
《梦溪笔谈》的汉字文化
作者:安作相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汉字研究  汉字文化  校证  《字说》  《庄子》  八分书  王安石  《李潮八分小篆歌》  书法家 
描述:《梦溪笔谈》的汉字文化安作相《梦溪笔谈》是我国古代北宋时,著名人士沈括所写的一部科学名著。大约成书于11世纪末。全书共有609条,分正编26卷、补编3卷和续编1卷,共30卷。其内容既有自然科学技术
字典为什么没有“囍”字
作者:王晨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析字修辞  字典  王安石  字词典  用字  北宋  大门  修辞格式  题名  汉字 
描述:人们结婚办喜事,大都喜欢在庭院门墙上贴大红“囍”字。但为什么字典没这个字呢?这个字在北宋才出现。相传王安石在结婚的那天,又得到金榜题名的喜报。他喜上加喜,宴席间便挥笔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囍”字
古代曲论的导演论
作者:俞为民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曲论  冯梦龙  李渔  《牡丹亭》  舞台效果  导演工作  演员  舞台演出  《闲情偶寄》  旧剧 
描述:古代曲论的导演论俞为民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家创作出了文学剧本,还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具体感人的舞台形像,去感动观众,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而导演是把文学剧本转化为舞台形像
“情之至者,鬼神可通”——从重情的角度《聊斋》对唐传奇的
作者:程国赋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唐传奇  《聊斋志异》  唐代小说  蒲松龄  唐人小说  创作风格  汤显祖  人物形象塑造  主人公 
描述:《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在叙述其创作经过时自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①这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