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避雨巧对
-
作者:鹤翔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代戏曲 对仗工稳 风景名胜 江西丰城 打油诗 牡丹花 千里马 学馆 授业
-
描述: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 有一次,他从丰城学馆回家,为了避雨,急急忙忙跑进一个富翁家。此家有七个儿孙,专门请了一位老学究坐馆授业。 老学究见汤显祖突然进屋避雨,便随口问道:“君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
汤显祖巧对得娇妻
-
作者:吴秋芬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家 文学家 明代 诗书 著名 大家闺秀 琴棋书画 荷叶 围棋
-
描述:1.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能诗善对。“幼志在诗书,吟咏不去口”。他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
-
汤显祖巧对入洞房
-
作者:黄建东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家 新娘
-
描述:相传,大戏剧家汤显祖在新婚的晚上,临进洞房时,让美丽的新娘子小小地难为了一下。新人早知相公才名,欲借此见识一下个郎才华,提出进房前,先请对个对子。汤显祖哪放在心上,隔室一揖,道:请娘子
-
巧联拾趣
-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神话传说 桃符 王安石 对联 楹联 后蜀 诗
-
描述:对联,又称楹联、楹帖。它最初题在桃符板上,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曾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板上刻的是两尊门神像,名字叫做神荼和郁垒,神话传说中说是能够驱妖辟邪。据《蜀梼杌》载,有一年的除夕,后蜀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挂于寝门,以其词不工,
-
迷宫巧填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紧张程度 赛船 比喻 横向 黄鹤 事物 迷宫 手段 我国古代 降低
-
描述:横向1.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2.招揽别人来跟自己比试的手段;3.赛船;4.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的紧张程度降低下来;5.故人西辞黄鹤
-
王安石巧稳物价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文摘(智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巧稳物价
-
文坛巧对一佳话
-
作者:朱小平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文坛 张中行 冯骥才 家学渊源 刘绍棠 吴祖光 上联 旧诗 三春
-
描述:些对句也可以。他便让我在他的诗中自觅。邓友梅先生更是以从不作对联为由,自谦再三不能从命。冯友兰先生的女公子宗璞先生(当然也年近七旬了)异常谨慎,我亲赴北大燕南园三松堂恳求,她以决不草率为由不肯立即交卷。以后多次驰函、电话吁请,方寄来。我原以为宗璞先生所长只是小说、散文,看了对联,方知宗璞先生家学渊源(除冯友兰老之外,她的姑姑冯沅君即为《中国诗史》的作者),于旧诗、对联也是很在行的。 天津冯骥才先生,我很熟。也想借重他的大名。打了长途电话,问他有无兴趣?大冯(人们都如此称呼,是否因他打过篮球、一米九二的身材,不得而知)先生谦逊之极,婉言谢绝。后来我想,大冯身居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之职,社会活动频频,创作不断,又未见过他写过旧诗、对联,也就作罢。正如他电话中所点:“范曾是行家,而我不是。
-
碧水镇巧妆迎新春
-
作者:暂无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碧水镇巧妆迎新春
-
又见榆树巧 黄 松
-
作者:暂无 来源:鹤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五月刚过,看到鹤城的街路上飘落些许榆树巧,思絮不禁把我带回了童年。
榆树巧就是榆树的果实,黄豆粒大,因其形如铜钱,也叫榆树钱。成熟的榆树巧微黄,就是榆树的种子了,种在地上就会长出小榆树苗
-
汤显祖巧联赢芳心
-
作者:汪烈九 来源:山海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巧联赢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