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94)
期刊文章(819)
会议论文(12)
学位论文(1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28)
地方文献 (106)
地方风物 (40)
非遗保护 (21)
宗教集要 (19)
红色文化 (18)
文化溯源 (4)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3(121)
2010(205)
2008(124)
2007(65)
2006(36)
2005(49)
2004(44)
2003(35)
2002(27)
1988(19)
按来源分组
国际人才交流(3)
中国劳动(2)
湖北农机化(2)
党的生活(云南)(2)
工程机械(2)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
科技信息(1)
中国新通信(1)
湖北招生考试(1)
工程机械与维修(1)
站得乃看得远
作者:王爱平  来源: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鸡鸣  云遮  上千  王安石  长度单位  灵隐寺  生活哲理  哲理性  诗语言 
描述:站得乃看得远
论《牡丹亭》的音律问题
作者:刘水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用韵  汤显祖  中原音韵  南曲  曲家  吴江派  王骥德  中国古典戏曲   
描述:性的是凌濛初《谭曲杂剳》中的一段论述:
政策解读应是党报宣传的重头戏
作者:孙建伟  来源:采·写·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策解读  党报宣传  社会发展  社会稳定  保障政策  和谐社会  宣传工具  龙头作用 
描述:政策是党和国家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政策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每项新政策出台,都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受到群
“村官”应是政策、法律、科技的明白人
作者:赵文岐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  科技  村官  农村建设  村干部  农民 
描述:笔者在农村采访时,和村干部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交谈中往往涉及到一些与农民关系比较密切的政策、法律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村干部对此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笔者在感叹之余常常想:“村官
产权市场应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
作者:刘纪鹏  来源:产权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资本市场  产权市场  直接融资体系  组成  间接融资体系  股权分置  国民经济  金融机构 
描述:一、多元化资本体系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解决之后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中国资本市场5年以前股市在2400点的背景下,国民经济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市场遇冷
作者:暂无 来源:兰州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笔耕十年学界高调读者反应平淡 作家潜心10年写长篇,出版评论界、史学界高调评价,而市场表现却低迷———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的这一境遇引起关注。3月30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长篇历史小说
宫里的变法天平
作者:狐之影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皇后  变法  垂帘听政  王安石  宋神宗  宋仁宗  北宋历史  庆历新政  皇帝  旁观者 
描述: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恢复“中国制造”信誉的最佳选择应是大力发展投资类产品的出口
作者:刘云  来源:国际技术贸易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船舶出口  “中国制造  投资类产品  信誉  专业客户  出口总额  新船订单  造船业 
描述:一、面向专业客户更容易创出名牌 近几年,我国造船业发展迅速,出口更是超速增长,2006年,我国船舶出口80.64亿美元,增长70.9%,这一数字超过2004年全国船舶出口总额2倍半。全国承接新船订单160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3%,占世界市场份额21%。[第一段]
以夷制夷:语文教学的境界
作者:陈元勋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夷制夷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  王安石  发明者  夷人  宋代  控制 
描述:"以夷制夷"一语的发明者为宋代王安石。"以夷制夷"旨在利用夷人控制夷人,以达到统治的目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以敌制敌"、"以敌攻敌"即由此推衍而来。假如用"以夷制夷"这个"旧瓶"来装"新酒",则可化为语文教育谋略。
北宋俸养廉之弊
作者:光明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养廉  宋史  公用钱  俸禄  王安石变法  廿二史札记  官员  封建王朝  枢密使 
描述:北宋官员俸禄之优厚,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数一数二的。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