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尧咨不当武官的启迪
-
作者:黄渭铭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尧咨 宋真宗 附属国 使者 武官 文官 条件 晏殊 母亲
-
描述:宋真宗时,有一附属国曾派使者来朝廷进贡,使者中的善射者要在进贡的仪式上表演射箭。真宗为震国?,决定在宋朝的官僚中精选射箭技艺精湛而又长得漂亮的官员陪射。经过再三挑选。只有文官陈尧咨条件最佳。
-
梅尧臣诗歌理论的历史贡献
-
作者:吕美生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尧臣 历史贡献 诗歌理论 王安石 欧阳修 诗歌创作 司马光 陶渊明 诗论 胡应麟
-
描述:、苏轼均对他交口称颂。王安石说:“我得圣俞诗,于身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金珠”。(《哀挽诗》)从中可见一斑。
-
梅尧臣事迹考略
-
作者:吴孟复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二十年 三十年 墓志铭 国子监 考略 王安石 驳正 考辨 永乐大典
-
描述:载之误与议论之诬,亦有所驳正。录之以待商榷。一、尧臣之先世《梅氏世牒》谓梅远生梅超,超生邈,邈生二子:让、询。尧臣为让之子。梅鼎祚
-
司马光与梅尧臣交游考述
-
作者:刘丽丽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梅尧臣 欧阳修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山西省 御史中丞 资治通鉴 宋神宗 交游考述
-
描述: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与其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祐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
-
考《临川先生文集·补遗》误收梅尧臣诗二首
-
作者:寿涌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集 先生 临川 补遗 诗歌 梅尧臣 误收 研究成果
-
描述:明刊本<临川先生文集>是根据南宋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刻本覆刻的,它保存了宋刻本的原貌,诞生年代较早,搜集又相对齐全,所以是学界公认的善本.
-
王益尧:成功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厚积薄发的过程
-
作者:李晓文 来源:大众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0后出生的王益尧和普普通通的孩子一样,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升学过程,直至本科毕业。他说他参加工作是在22岁,说到此处,笔者感慨自己今年正巧也是22岁,王益尧开怀大笑起来。
-
燕难飞 梦还在(图):青睐他的唐尧东主帅下课 黄希扬加盟让
-
作者:李航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年初六,河南建业开赴韩国进行海外拉练。意外的是,在出征阵容中却没有韩燕鸣的身影。按照建业俱乐部给出的解释:韩燕鸣因为体能原因达不到主教练金鹤范的战术要求。实际上,建业俱乐部的态度也意味着对小燕的“抛弃”,这桩本没有悬念的转会已经走到了分手的边缘。据悉,双方在近日内就会完成“解约”的工作,小燕也
-
曾巩之祖父曾致尧考略——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之一
-
作者:汤江浩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致尧 行实 考辨
-
描述:葬时间及原因
-
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兼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
-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观 闲情偶寄 戏剧艺术 清王朝 统治者 汤显祖 民族意识 世界观 道学
-
描述:好,并用来侑酒佐客。他是很不讲求读书人的气节的”。对于李渔的剧作,论者虽不否认其前期作品“在具体描写中,尚不无可取的片断”,但总的认为“他在‘十种曲’的创作中,经历了一条从美化士大夫的风流韵事,到宣传封建道学,再到力图把风流与道学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也就是走了一条从‘帮闲’到‘帮忙’结合起来的道路”。对于李渔的戏曲理论,这些同志虽也肯定了他在某些技巧问题的论述上具有一定的贡献,但认为这些“都还是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应该是剧作家对
-
曾致尧母、妻、子考略——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
-
作者:汤江浩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致尧 母 妻 子
-
描述:本文为《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系列论文之一。主要对曾致尧之母、妻生平及子女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本文认为曾致尧之母相传有周氏、陈氏二人 ,其实只是一人。曾致尧之妻有黄氏、李氏说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