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傲人生笔如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采访纪实
-
作者:牛耕耘 来源:新青年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专业作家 人生 突出贡献 采访 北京前门 真实感 乡土文学 小说集 名人录
-
描述:在秋风里,尽管采访时窗外分明阳光正好。从当年的神童才子到今日里被载入到《世界名人录》的刘绍棠,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作家,他说他曾因家境贫穷当过报童,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14岁,不仅靠
-
非日常性写作与“70”一代的精神气息:李浩小说论
-
作者:郭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集 写作姿态 中国现代小说 文本 日常性 现代性 多余人 乡土社会 精神气质 小说家
-
描述:集《侧面的镜子》。在严谨理性的写作姿态中,他的创作显示出中国现代小说
-
播下希望的种子
-
作者:陈岭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种子 文学创作 启蒙老师 小学生 文学成就 引人入胜 作者 小说集 写作
-
描述:思绪万千,还像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行礼。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在作者心中播下文学种子的田老师。 编故事——引人入胜 同学们对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一定不觉得陌生,一读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但对于当时还是一年级学生的“我”来说,理解起来还是很困难的。田老师真的很有才华,在他的口中,短短的几行诗变成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你看,这个故事中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难怪“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跟着田老师,听了四年的故事,“我”终生难忘。
-
非日常性写作与“70”—代的精神气息:李浩小说论
-
作者:郭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集 20世纪70年代 日常性 神气 写作 思考者 观察者 寂寞
-
描述:集《侧面的镜子》。
-
《杨贵妃》之荔枝
-
作者:宜晴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干 杨贵妃 鲜荔枝 小说集 唐人 岭南 闲暇 食用 宋史 乐史
-
描述:当尤小刚的《杨贵妃秘史》被炒作得沸反盈天的时候,我竟异常地怀念陈家林导演的电影《杨贵妃》。闲暇时翻看唐人小说集,其中有篇宋史官乐史撰的《杨太真外传》,认真地读了一个上午,看着桌上摊开的竖排文字
-
破晓的彩霞—刘绍棠早期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序
-
作者:康濯 来源:河北文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破晓的彩霞—刘绍棠早期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