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徐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翻译  翻译比较研究 
描述:策略问题,试图跳出直译、意译的局限分析翻译对策。文章分析了各个译本在具体实例处理上的得失后,得出下列开放性结论,仅供读者讨论:一方面异化传达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异化的效果受到译文读者接受水平的影响;由于语言包括主观信息,翻译难以达到完全交流的目的;译本比较分析是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
对比”下的音乐节(下)
作者:周凡夫  来源: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比  音乐节  《紫钗记》  中国戏曲  粤剧  演出  “看”  折子戏 
描述:精华粤剧导赏出色演出过长 第二周两场演出都是“看”的演出,首先看的是“精华版”粤剧(10月16日),名编剧家唐涤生两出粤剧代表作《双仙拜月亭》和《紫钗记》的折子戏,作为中国戏曲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广东大戏,论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但《双》、《紫》二剧则仍是今日粤剧舞台上不时都会上演的“热门”剧目;
《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对比分析
作者:刘春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情  剧情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戏剧模式  戏剧模式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描述:中心句:《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共同或者相似之处,在戏剧模式及情节内容详略特别是语言运用上有不同。
《周礼》与《黄帝内经》对比研究
作者:冯兆平  来源:医古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周礼  黄帝内经 
描述: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理解与融通:论王安石的儒释调和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李方泽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佛教  王安石  王安石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宋代学术  宋代学术 
描述:该文认为,宋儒与佛教多有关联,然独有王安石和佛教的关系与众不同.其他理学家都是出入佛老又归宗于儒,而王安石却是终其一生都对佛教有着同情的理解,他不仅不象其他理学家那样排佛,反而主张调和、融通儒释两家
路线斗争是不可调和的-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校大批判组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路线斗争是不可调和的-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路线斗争是不可调和的——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暂无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  路线斗争  地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代表人物  自耕农  小地主  国防力量  王安石  阶级斗争 
描述:的利益,力主变法革新。在他执政期间,先后实行了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短短的几年内,使国家财政由亏损变为盈余,国防力量有了增强,曾经取得“熙河大捷”,收复了一些失地。由于变法对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有所触犯,所以从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王安石也遭到以司马光(当
镀金大侠:金庸
作者:王谦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庸  相声  大侠  瞬间  名家  名字  对比  王谦  全球  关联 
描述:他们是这样一类动物——如果我能每年组约到他们当中任何一位的一两部书稿,就能让出版社的头头常年见到我都会端出一副温婉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在百度搜索引擎输人"金庸"两个字
纵意所如:《毛公鼎》临摹解析
作者:薛元明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用笔  碑帖  对比  李瑞清  笔法  篆书  篆隶  金文  历史 
描述:为五体之祖,先取法篆隶而涉猎楷行,能够游刃有余。书法虽存多体之变,却有诸多相通之处,包括笔法、笔意、气息、神韵等。
杜丽娘的矛盾性格:情理的冲突与调和
作者:施彩云  来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矛盾性格  情与理 
描述:《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被视为中国古代传统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表。其实,在她的意识中,对情爱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坚持同时存在,正如她自己所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这种情与理的交叉与调和并不代表她是绝对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