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媒体对“习吴会”寄厚望
-
作者:萧师言 来源:环球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台湾媒体对“习吴会”寄厚望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萧师言
台湾地区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12日率团抵达北京,展开第六次国共论坛,预计13日将会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岛内对此次“习吴会”寄予厚望。台湾《旺
-
台胞给张铭清寄喜饼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台胞给张铭清寄喜饼
-
次均寄仲元(辛未)
-
作者:前人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角 江湖 书传 黄鹤 归来
-
描述:恨压春云入座低。故山何处有幽楼。书传海角宜回棹。阁上天心不用梯。交论雷陈唯旧侣。诗凌鲍谢共新题。江湖满地头先白。黄鹤归来一。
-
惜取少年时(调寄)
-
作者:张志萍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年 红豆曲 花儿 黄鹤 无限 读书 活泼 健壮 努力
-
描述:~~
-
皎皎秋月寄冰壶(外一篇)
-
作者:李红都 来源:牡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唐宋诗词 钱钟书 月亮 王安石 生活 冰壶 心灵 名字 围城
-
描述: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这么说过:"秋天的月亮是诗人的月亮。"要不,怎么有那么多诗人吟咏出无数赞美秋月的诗词呢?想起秋月,便想起那首《水调歌头》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
@仙居悼王益群——片言只语寄深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物档案】 王益群,生前系仙居县官路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她扎根基层26年,一身正气,敢于碰硬,严肃查办违纪违法行为。2010年7月22日,她因病去世,年仅45岁。2011年7月,省委作出开展向王益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本报仙居4月4日电 默哀、鞠躬、敬献花圈……清明节,仙居县纪委全体干部
-
人天大梦寄词章: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寓言精神
-
作者:谭坤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寓言精神
-
描述:对汤显祖的寓言精神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
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闲情偶寄》札记
-
作者:全景长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语言 闲情偶寄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活动 清代 汤显祖 语言规律 明代 见解
-
描述:见解。这些见解很多是符合戏剧语言规律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
借题发挥 寄慨行谏:读宋玉《风赋》
-
作者:杨炳校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玉 自然属性 天地之气 庶人 胡应麟 确凿证据 文选 描述 兰台 学人
-
描述:题旨,引出楚襄王的迎风赞叹和宋玉关于风的见解。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楚襄王这一赞叹,基于他对风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同时,也托出了他居于王者地位的踌躇怀抱。诚然,作
-
用典寄志 顾盼自雄——析王安石《浪淘沙令》
-
作者:李荣新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浪淘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学才能 政治家 托物言志 古诗词 历史上 英雄 北固亭
-
描述: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尽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假若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同时他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诗文深刻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