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
作者:王本利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莎士比亚 杜丽娘 东方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 作品 张居正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字义仍,号若土,因其书斋为玉茗堂,别号玉茗堂主人。在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编纂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中,汤显祖被誉为“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
情的赞歌:观新版赣剧《牡丹亭》
-
作者:叶长海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演出 昆曲 文化财富 新版 五大洲 杜丽娘 观众 艺术教育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四百多年盛演不衰,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年的盛况是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而如今则已传遍五大洲,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牡丹亭》是一部丰富复杂的巨著,剧中涉及
-
江西戏曲发展的新契机: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述评
-
作者:叶树发 黄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发展 江西南昌 新版 戏剧事业 新契机 高校 校园文化 戏剧艺术 学术研讨会
-
描述:2003年10月23日至26日,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郭汉城、康式昭、王安葵、叶长海、季国平、查振科、刘祯等专家学者专程来南昌江西师大观摩新版赣剧
-
《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
-
作者:江巨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批判 理学家 戏曲研究 哲学 汤显祖 爱欲 批评家 历史 王龙溪
-
描述:随口吟诵,形诸笔端。另一面又强烈地感到,两位批评家对《牡丹亭》涉及的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现象,如国家治乱,民族战争,文人
-
青春靓丽 至情无敌——记白先勇倾情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卢炜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至情 昆曲 爱情主题 文化融合 苏州 文化积淀 柳梦梅
-
描述:中的中国根。著名的游子作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昆曲之旅》中如是说:“有时候想(家)得特别厉害,可是这个家呢,既不是在桂林,也不是在台北,当然更不是在纽约。这个家并不是具体的家、具体的房子,那它究竟是什么?我想是文化的归宿。我觉得昆
-
汤显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
作者:程林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儒家教育
-
描述:。汤显祖教育思想的特色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上。
-
儒家德治观念与实践研究--以陆象山"荆门之政"为例
-
作者:郑晓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德治观念 德治观念 象山 象山 荆门之政 荆门之政 现代沉思 现代沉思
-
描述:运用于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之中.
-
高职学院专业教师应是一名合格的实践教练
-
作者:唐寒秋 来源:引进与咨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职学院 专业教师 实践教练
-
描述:本文从人文教学的角度阐述高职学院专业教师应是一名合格的实践教练 ,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
谈“名句名篇默写”备考
-
作者:高玉斌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内课外 高考 《语文教学大纲》 王安石 课本 文化水平 必先利其器 句子 课外延伸 陶冶情操
-
描述: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