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中的“言情”说及其理论意义
-
作者:王忠禄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言情说 戏曲理论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戏曲研究 格律派 明代中叶 古代小说
-
描述:很大的影响。但是,就戏曲创作的成就而言,汤显祖尤为突出。他卓越的戏曲创作成就,归功于富于特色的戏曲理论,即有名的言情说。
-
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论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意义
-
作者:陈平辉 熊进萍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言说 语境 主体异化 解构
-
描述:在朱熹理学没落的地方,正是陆九渊心学跃升之处。陆九渊一生反对著述,反对理性禁锢,看重对话,看重释放本心。其哲学思想带有鲜明的启迪品格和反叛教化的特征,其终极目的在于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在当今社会中,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性仍然具有显著的现代价值。
-
周礼全四层次意义理论的方法与特色
-
作者:李敬国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四层次意义理论 命题 命题态度 意谓 交际语境 意思
-
描述:周礼全四层次意义理论运用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反映人类思维认识进程的正确理论,合理地对复杂的自然语言意义做出了分层理解,创造性地把已有的意义理论运用于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意义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之中
-
充满意义的形式——论胡应麟《诗薮》对绝句的评论
-
作者:余锐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绝句 音律 线性结构
-
描述:刻探讨了格律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
-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
作者:聂幼犁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学评价 中学历史 理论与实践 开发课程 被评者 参赛者 教师 北宋中期 评价者
-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