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93)
报纸(211)
学位论文(16)
图书(1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5)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10)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1(56)
2009(45)
2008(49)
2007(41)
2005(23)
2004(16)
2003(18)
2002(30)
2001(27)
1986(12)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59)
河北学刊(7)
文学遗产(6)
抚州师专学报(6)
史学月刊(5)
史学集刊(1)
作文大王(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国际金融(1)
能源评论(1)
宋代教育发达原因探析
作者:丁建军 金之易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教育  宋代社会  中国古代  宋朝  教育需求  书院教育  程朱理学  士大夫  活字印刷术  王安石 
描述:达的宋代教育,大大拓宽了宋代社会的受教育面,不断发展的宋朝教育培养出大批人才,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这对于科技、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话本等通俗文学的流行发展创造
宋代鸿儒王应麟
作者:戴松岳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宁波文化  文化名人 
描述:王应麟是一个知识渊博、通古博今的鸿儒大家,又是一个伟大的儿童启蒙教育家.其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所撰<三字经
宋代心学领袖陆九渊的文学思想
作者:陈忻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文学思想  本心 
描述:南宋心学领袖陆九渊以"先立乎其大者"为出发点,将文人和文学作品全都规范到本心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了道德然后文章的特色。其文学思想建立在心学思想体系之上,大致由三点构成,即:理想中的人与文;立心为本,作文为末;崇实去浮,直抒胸臆。
王安石诗史地位新探
作者:叶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诗史地位  诗史地位  宋代  宋代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描述:思想也不例外。第二部分是论述王安石诗歌擅长化用前人诗句的现象与意义。笔者运用布鲁姆“影响的焦虑”这一诗歌理论分析在唐宋诗歌转型中,宋代诗人在继承前人丰富的经验,承担前人巨大的压力之时所陷入的困境
宋代的保甲与乡约及王安石与保甲法
作者:国风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宋代的保甲与乡约及王安石与保甲法
文学评点与宋代的《庄子》文学解读
作者:张梅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评点  王雱  高似孙  林希逸 
描述:文学评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是在宋代发展起来的。《庄子》散文有着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明清两朝评点者甚众。文章选取《庄子》为个案,以对《庄子》文本在宋代的历时性解读为切入点,梳理评点学在宋代
宋代思想转型中的二程与王安石
作者:郑臣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二程  王安石  王安石  新学  新学  理学  理学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描述: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
统一思想合力攻坚大力发展个私经济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浩在全县个私经济研讨会上要求4月27日上午,全县个私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县政府六楼会议室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浩,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黄祥云,副县长吴才平,县政协副主席邢义钵出席研讨会。副县长卢志
王益区首季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作者:赵军平 冀金慧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  工业强区  扩大规模  商贸流通业  餐饮娱乐  经济实现  机械加工业  建材业  纺织服装 
描述:本报讯 今年以来,王益区围绕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项目带动”三大战略,集中力量打好“城市创卫、教育创强、计生创优”三个硬仗,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经初步核算,今年第一季度王益区生产总值完成2.105亿元,同比增
叶梦得与苏轼——兼与王安石比较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苏轼  王安石  宋代  文学  文化 
描述: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生活旨趣的趋同和文学创作的规模,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相比较而言,叶梦得与王安石之间没有这样的复杂关系和特殊的“情结”,不过,在叶梦得的心目中,王安石和苏轼同是伟人,并无明显的轻重厚薄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