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代心学领袖陆九渊的文学思想
作者:陈忻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文学思想  本心 
描述:南宋心学领袖陆九渊以"先立乎其大者"为出发点,将文人和文学作品全都规范到本心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了道德然后文章的特色。其文学思想建立在心学思想体系之上,大致由三点构成,即:理想中的人与文;立心为本,作文为末;崇实去浮,直抒胸臆。
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批评与接受
作者:刘文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歌  文学批评  文学接受  宋代诗话  李壁注  诗歌创作 
描述: 第一章研究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刊刻情况,并对两个刊刻高潮的历史背景进...
王安石诗史地位新探
作者:叶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诗史地位  诗史地位  宋代  宋代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描述:思想也不例外。第二部分是论述王安石诗歌擅长化用前人诗句的现象与意义。笔者运用布鲁姆“影响的焦虑”这一诗歌理论分析在唐宋诗歌转型中,宋代诗人在继承前人丰富的经验,承担前人巨大的压力之时所陷入的困境
文学评点与宋代的《庄子》文学解读
作者:张梅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评点  王雱  高似孙  林希逸 
描述:文学评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是在宋代发展起来的。《庄子》散文有着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明清两朝评点者甚众。文章选取《庄子》为个案,以对《庄子》文本在宋代的历时性解读为切入点,梳理评点学在宋代
宋代思想转型中的二程与王安石
作者:郑臣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二程  王安石  王安石  新学  新学  理学  理学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描述: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
宋代的保甲与乡约及王安石与保甲法
作者:国风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宋代的保甲与乡约及王安石与保甲法
叶梦得与苏轼——兼与王安石比较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苏轼  王安石  宋代  文学  文化 
描述: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生活旨趣的趋同和文学创作的规模,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相比较而言,叶梦得与王安石之间没有这样的复杂关系和特殊的“情结”,不过,在叶梦得的心目中,王安石和苏轼同是伟人,并无明显的轻重厚薄之分。
孟子心性论对宋代心性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段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心性论  宋代儒学  心性之学 
描述: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心性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心性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
烟花与爆竹的风俗
作者:龙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风俗  王安石  烟火  火药  制作技术  描写  春节  宋代  唐代 
描述:爆竹来表达辞旧迎新、岁岁平安的祥和心情。下面我们就谈一谈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红红火火过大年
作者:蔡荣章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节  中国传统  民族情感  文化因子  大年  宋代  爆竹  骨髓  酿造 
描述: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过长年酿造的淳厚的味。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一种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