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代改革的历史特点及后世影响(专题讨论):创新与因循:“祖
作者:邓小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
近百年来大陸地区宋代《春秋》学研究述评
作者:張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宋代  近百年  研究述评  王安石  研究形式  朱熹  吕祖谦  尊王攘夷  著作 
描述:》学的整体研究较早的为1992年姚瀛艇主编的《宋代文化史》(下简称姚书)专节讨论了宋代
主创人员诠释《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军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导应志琪——把昆曲经典改编成舞剧是一次挑战 《牡丹亭》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数百年来,经过戏曲、现代舞、芭蕾舞等艺术形式演绎,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尤以昆曲版《牡丹亭》影响最大。把昆曲中的经典作品改编成舞剧,这对我们是一次挑战。当这条主线确定后,我们发现以抒情见长的舞蹈艺术有了更大的发挥
陈景元《庄子注》中的道论
作者:肖海燕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陈景元  庄子注》  庄子注》  道论  道论 
描述:北宋著名道教学者陈景元在《庄子注》中对庄子之道作了新的阐释。他重点阐发了道体虚无、生化万物的特点,并将气、理等概念引入道论之中,上承隋唐重玄余绪,下启宋代二程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从心、神、精
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学和陆九渊的实践论诠释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诠释  宋明理学  知识论诠释  实践论诠释 
描述:为达成明理这一理解目标的重要保证,知行合一说凸显了理解中的实践智慧。陆九渊意义上的明理具有了实践论的意味,其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实践论诠释学的。
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作者:杜丽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哲学  诠释  理解的历史性  视角  视域融合  牡丹亭  效果历史  翻译研究 
描述:,及其对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意义,同时结合《牡丹亭》三个英译本,对其文化词语和典故的翻译特色和翻译风格,以及诗歌部分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的在于利用诠释学视角研究说明由不同译者翻译会
烟云过眼(节选)
作者:卞毓方  来源:同学少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乘飞机  节选  文学作品  王安石  飞来峰  阳光  浏览  庄子  爬高  下界 
描述:天之云,抟扶摇而
舞剧《牡丹亭》妙曼“登”沪“轻舞飞扬”诠释经典爱情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 孙丽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笔一画,当薄如轻纱的幕布再现这段缠绵千古的爱情经典时,上海大剧院掌声雷动。 18日晚的上海大剧院舞台,时而是婉约的江南水乡,时而成明媚的人间天堂,时而变神秘的阴曹地府;不断更迭的灯光,梦幻般的水墨背
吴澄《道德真经注》「援儒入《老》」的诠释向度
作者:刘怡君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吴澄《道德真经注》「援儒入《老》」的诠释向度
論《臨川梦》对《臨川四梦》之理解、诠释与接受的关系
作者:高嘉文  来源:人文与社会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蒋士铨  臨川梦  汤显祖  臨川四梦 
描述:論《臨川梦》对《臨川四梦》之理解、诠释与接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