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59)
报纸(15)
图书(13)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0)
地方文献 (8)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3(25)
2012(33)
2009(22)
2008(34)
2007(29)
2005(19)
2004(11)
2003(15)
2001(17)
2000(17)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61)
河北学刊(7)
文学遗产(6)
史学月刊(3)
文艺评论(2)
四川图书馆学报(1)
教育家(1)
史学集刊(1)
作文大王(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近百年来大陸地区宋代《春秋》学研究述评
作者:張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宋代  近百年  研究述评  王安石  研究形式  朱熹  吕祖谦  尊王攘夷  著作 
描述:》学的整体研究较早的为1992年姚瀛艇主编的《宋代文化史》(下简称姚书)专节讨论了宋代
“王安石字介”说
作者:侯体健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唐宋八大家  文化名人  文学领域  政治领域  北宋  士人 
描述:再熟悉一点,便会更详细地指出:“王安石,晚号半山,又号荆公。”这些都没错。因为白纸黑字都写着呢,《宋史.王安石传》开篇即云:“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其他诸书似乎从无异辞。可是,事情果真如此吗?“王安石字介甫”就一定是铁板钉钉的事?就一定毫无可议之处吗?我看未必。古人的名和字之间都是相关联的,《白虎通义.姓名》说:“或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王安石的名和字之间也是如此。《易经.豫卦》曰:“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孔颖达疏云:“守志耿介似于石。”王安石的名和字都从此出,二者互训,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颜氏家训.风操》)者也。“石”字与“介”字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所以“介甫”的“介”字,没有丝毫可怀疑的。但是后面“甫”字的存留替换与否,则远非稳当之事。首先指出这一问题的人,是南宋吴...
元初绘画中的陶潜情结:以钱选、赵孟頫、何澄为例
作者:刘中玉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  陶潜情结  士人  钱选  赵孟頫  何澄  绘画风格 
描述:的考虑。这种心绪一旦在笔墨中挥发出来,便很自然会晕染出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来。
书生报国与文人境界
作者:国风  来源:啄木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东林党人  孔子  中国历史  士人  士大夫  孟子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改革 
描述:中,正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艰苦卓绝的风骨。
传承与创新的撞击:宋代小学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士人  王安石  古文字研究  多元化发展  古音  文化研究  南宋  主要表现  著作  宋人 
描述:种,《宋史·艺文志》著录58种。
王安石变法的再思考
作者:李华瑞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宋代  政治基调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启示  启示 
描述: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
论南宋心学领袖陸象山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陳忻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文化研究  象山先生  南宋  朱熹  士大夫  宋代  领袖  陛下  宋史 
描述:荆门军则是其"裕民"思想的具体实践。本文就是以这两个事件为中心,把陆象山摆放在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能过考察其政治思想和实践来探究其人格精神。
对联的起源
作者:丁慈矿  来源:小星星(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王安石  桃树  屈曲  宋代  东海  传说  木板  起源  冰心 
描述:"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句诗,你知道"新桃"和"旧符"指的是什么吗?传说在很久以前,茫茫的东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屈曲盘
防火保平安
作者:杨晓苍  来源: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爆竹  王安石  宋代  春联  气氛  春节  风送  防火安全  景象  人身安全 
描述:春节期间,到处都张灯结彩贴春联,一派喜庆气氛。大年前后更是爆竹声声,增加了城乡热闹景象。宋代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送暖入屠苏
作者:韦芈 关秀峰  来源:厦门航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春节  除夕  屠苏酒  五味  腊月  宗教  风送  爆竹  宋代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前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二十八个字写尽了春节,从而成为千古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