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七子派”后学论宋元诗:以末五子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王逊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子派  李维桢  胡应麟  前后七子  宋元  六朝  文学史地位  诗必盛唐  诗歌史  唐诗 
描述:明七子派的理论主张被归纳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这一概括不免偏狭,就诗而言,当是"古诗以汉魏为师,旁及六朝;近体诗以盛唐为诗,旁及初唐"①,但对于宋元诗,他们则毫无例外的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者如
2011年(第154—159期)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文选题  作品解读  王安石  赏析  治学方法  学术原创  顾太清  写作特点  周勋初  唐诗 
描述:名家治学 吴小如先生教我读杜诗 谷曙光(二·9) 周勋初治学经验谈之一 扫除迷障 培育根本——我为什么要写一组治学经验 周勋初(五·3) 周勋初治学经验谈之二 授业问难 教学相长——一位师门熏陶下的摸索者 周勋初(六·3)
漫谈宋词中的高楼意象
作者:刘艳平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意象  唐诗  宋代  危楼  可摘  景致  晏殊  楼上  读到 
描述:不知从何时起,高楼这一景致开始被文人们喜欢,儿时学唐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让我们记住了高楼那高耸陡峭的严肃。而当读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则知道了登高楼可以望远的道理
“理学诗”辨析
作者:王培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诗派  理学家  周敦颐  诗歌内容  邵雍  道学  创作主体  朱熹  陆九渊  诗歌题材 
描述:从对"理学"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理学诗"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理学诗"同"理学"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理学诗"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理学诗"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宋词声音与两之夜
作者:白帅敏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声音  宋词    帘幕  效应  叛逆  听觉  周邦彦  晏几道  视觉刺激 
描述:夜幕降临,本是万物俱息、万籁俱寂的时刻,然而也正是这黑夜的帘幕和无边的寂静,凸显了某些在白日里不起眼的光明和微弱的声音。黑夜模糊了白日里五颜六色的视觉刺激而只剩下世间万物的
在皇家粮仓听“牡丹亭” 步明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林兆华导演的厅堂版《牡丹亭》剧照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人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出口和新保利大厦的后面,由于近年来,在这座比600年故宫年龄还大10岁的北京皇家粮仓中,演出昆剧《牡丹亭》,使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合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字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权力约束:仁宗的亲笔御书为何不值钱
作者:卢荻秋  来源: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权力约束  制度安排  皇帝  仁宗  欧阳修  妃子  大臣  王安石  加薪  自觉性 
描述:仁宗在位期间,后宫嫔妃很久没有升迁,十分不满,便屡屡提出申请,仁宗总是说没有先例,大臣们不会答应。妃子们不信,说:"圣上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仁宗笑着说:"你们不信,不妨试一试。"旨意下发后,大臣
邓显鹤与道成宗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宗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二○一○年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文化  古籍出版  出版社  古代法制  北宋前期  纪念文集  季报  唐宋  王安石 
描述:二○一○年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