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苏洁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吾心即是宇宙” 主体人格 圣人理想
-
描述:南宋时期道学分为心学和理学两支。陆九渊作为心学的代表和创始人,提出了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价值理念,试图通过至善本心的自觉发现,使道德主体自内向外,由人及天,最终入尧舜之道,这成为陆氏的主体
-
“郑声淫”及其社会生成管窥
-
作者:杨宗红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声淫 特质 郑国社会 周礼
-
描述:上周礼的衰落等都对“郑声”之“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宋卫齐楚也有“淫声”,但这些国家有其特殊性。郑因与周天子同宗等原因,郑声更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现实而为孔子所恶。
-
巧用“错误”资源,生成精彩课堂
-
作者:何军花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错误 学生 课堂教学 应对策略 王安石 教育资源 精彩 个性思维 合理利用 司马光
-
描述:"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努力做到让"错误也美丽""、错误也精彩"。故事一:学生的错换词——导出精彩
-
主题的生成,我们共同来参与:“家乡板凳龙”主题生成活动课例
-
作者:蒋玉卿 来源: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 生成活动 生成活动 家乡 家乡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 学习科学研究 学习科学研究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生活领域 生活领域
-
描述: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本次活动主题生成的指导策略,希望给其他综合实践老师以启发。
-
语文课堂理应是生成的:对叶澜教授“动态生成”观点的认识与实践
-
作者:徐云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 新课程 学生学习 语文课堂 一线教师 叶澜 重要理念 引导学生 教育硕士
-
描述: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在悄然更新呢?"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正是因为有了"动态生成"的观念,课堂孕育了新的生命,焕发着新的精彩。在浙江大学攻读教育硕士的这三年间
-
论陆象山哲学思想的性质
-
作者:李蕴瑚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哲学思想 象山先生 唯心主义者 “心” 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宇宙 哲学命题 马克思主义
-
描述:论陆象山哲学思想的性质□李蕴瑚张世英先生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中西方哲学都感到困惑的时代,是一个都要作出重新选择的时代。因此,他提出了中西哲学汇合论。他所向往的“未来的中国,理想的人格也许是一种既有执著追求、积极进取的务实精神,又有胸怀浩然、洒脱旷达...
-
重新认识“心性之学”
-
作者:葛荣晋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史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 陆象山
-
描述: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心性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
象山、阳明“心即理”说之比较
-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
描述:"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义理之心等;"理"的涵义则有自然规律
-
人与机器何异
-
作者:赵强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机器人 自我意识 三原则 自我选择 韩国政府 宪章 人类社会 阿西 两个极端 宇宙
-
描述:近来,关于机器人的话题猛然增多,法新、路透等大社在3月份相继报道,韩国政府正在草拟一份《机器人道德宪章》,负责起草的5人专家小组包括未来学家和科幻作家。“机器人学之父”阿西莫夫早已提出过简明扼要的“机器人三原则”,“机器人不允许伤害人类,或通过不作为允许人类受到伤害;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指令,除非该
-
陆氏心学辨
-
作者:王德有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 本体论 心学 普遍法则 认识论 哲学体系
-
描述: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以主观唯心主义冠陆氏的哲学体系,则不可以不辨。分析其整个思想体系,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陆九渊的哲学在本体论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