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51)
报纸(657)
图书(100)
学位论文(58)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20)
地方文献 (357)
地方风物 (37)
才乡教育 (27)
红色文化 (21)
宗教集要 (19)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378)
2013(110)
2012(164)
2011(205)
2003(61)
2002(45)
1999(52)
1998(50)
1992(22)
1987(27)
按来源分组
青年时报(16)
古典文学知识(7)
连环画报(2)
长城(2)
新财富(1)
大众日报(1)
鸡西大学学报(1)
中国质量报(1)
桂海春秋(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1)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朱人求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永平寺参
作者:三部义道 张文良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接待处  接待工作  大讲堂  同伴  曹洞宗  舒适感  洪亮的声音  修行者  就寝时间  事务流程 
描述:永平寺参
欧阳修的《吉州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州    欧阳修    兴学运动  “庆历新政  范仲淹  “新政”  北宋  晏殊 
描述: 北宋有三次兴学运动。欧阳修的《吉州》是第一次兴学运动的产物。据史书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坏”。北宋建立后,首倡兴学的是晏殊。1027年,他知应天(今南京),即创州,“且延范仲淹以教生
论王安石的《虔州
作者:姚瀛艇  来源:开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王安石的《虔州
为世师,为国华:小议晏殊之
作者:唐红卫 阳海燕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骈文  骈文  古文  古文 
描述:作为北宋前期政坛、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晏殊之诗、、词在当时均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影响;然而后世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词而忽略了诗、。晏殊之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学习李商隐习声律,饰歌颂的骈文
王安石研究
作者:姚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创作分期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传承  价值 
描述:法,从总体上把握王安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前人的开拓创新之表现,明确其在记体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觏:袁州州
作者:石聪  来源:宜春市地方志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觏:袁州州
曾巩研究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描述:细致划分,深入探究。笔者主要是从亭台堂阁、寺观、人事杂记这四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三章主要研究曾巩的艺术特色。曾巩的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章将从艺术风格、结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
曾巩风格论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描述:的发展概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接着对的内容、题材及其特点作了定义,然后对在北宋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按照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观点,在唐代元结笔下才具有了完整的文体意义,入宋
张耒作法论析
作者:朱晓青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耒  苏门四学士  北宋中后期  平易自然  苏轼  文学  苏辙  曾巩 
描述:张耒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在北宋中后期文坛占有突出地位,其文学苏轼、苏辙,兼法曾巩,博采众家,为尚气主理,自然平畅,苏轼称其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有子由之风(《答张文潜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