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希庭:漫步“心理”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档案: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他常常漫步在校园,把聊天当作课堂。他的散步式教学,善于捕捉思想的闪光。作为心理学的大师,他研究的是人格,激荡的是心灵。
人物心声:“做科学研究最需要的品质是严
-
课程应是对生命存在的关照
-
作者:赵原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存在 课程 学生
-
描述:课程关于且面向生命的经验的增长与智慧的生成,在促进生命发展的同时也转变着课程自身,我们存在、生活、发展于课程之中。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于课程之中,课程致力于使学生成为睿智的人而不仅仅是
-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
我们的课让学生记住了什么
-
作者:肖明华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学生参与 老师 调动学生 袁世凯 记忆 凤阳 印象 历史教师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儿聊到过去的事情,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我说:"肖老师,还记得我吗?我在您的历史课上演过袁世凯。当时您对我
-
学生应是英语课堂的主体
-
作者:冯秋霞 来源:神州(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地位和主导作用
-
描述:学效率,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
穿透心理的那一刹那穿透 本能的黄立言与同样本能的作画
-
作者:杨小彦 来源:美术文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油画 穿透 美术馆 作品 本能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广州 性格特征 脸部表情
-
描述:我一直觉得黄立言有一种特殊的、无法言明的气质,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油画时,在一瞬间所获得的感受。如果从美院油画系一般的教学标准衡量,黄立言的油画有太多的问题,比如,造型总是不太准确,人物不是过度拉长,就是动作像抽筋式地别扭;脸部表情暧昧,既没有某种可以辨别的性格特征,同时又显然缺
-
从周代“礼”、“俗”看《诗经》婚恋诗中言情心理产生的原因
-
作者:王亚男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恋诗 周代 婚恋生活 诗经 行为模式 思想观念 婚恋习俗 周礼 差异性 春秋时期
-
描述:括而言,"俗是因地因人而自然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慎子》云"礼从俗",是俗先于礼,礼出于俗。二者具有
-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应注重心理培养
-
作者:冯亚芳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学生时代 历史教师 学习动机 智力水平 智力因素 传统教学 培养学生 王安石 自信心
-
描述:马,即所谓的"前十名现象"。原因何在?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描述的锦溪儿童仲永在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
-
作文应是学生个性的闪耀
-
作者:梁炜祺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个性 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 “文如其人” 生命个体 个性鲜明 评价体制 功利心态
-
描述:会、家长功利心态的驱使下,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扼杀学生作文个性的“刽子手”。 写作活动不仅是写作技巧的训练,更是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篇作文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它是否有自己的特色
-
让学生的作文因语言精彩而熠熠生辉
-
作者:许小波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个性化 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 引导学生 文章 王安石 精彩 形象 表情达意 词语
-
描述: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新鲜、灵动的语言所打动。有时候,一篇作文就因为一个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而生动起来,就像王安石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好而使这首诗成为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