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56)
学位论文
(9)
报纸
(2)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5)
才乡教育
(8)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5)
2013
(9)
2012
(13)
2009
(6)
2007
(6)
2002
(6)
1994
(7)
1986
(4)
1984
(3)
1979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0)
孔子研究
(4)
编创之友
(2)
粤海风
(1)
当代儒学研究
(1)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社会科学战线
(1)
太平洋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宋明理学
孔子
陆九渊
《易解》
王安石
墨翟
孟子
公元
周礼
人性
哲学心理学
道统
宇宙
程朱理学
咏怀五百字
吕祖谦
吴澄
体用
性之情
积极影响
天人合
“理”
儒家
顿悟
失落
回忆说
价值
天理人欲
《孟子》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孟子心性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
条
孔道辅与祭祀
孟子
之始
作者:
刘培桂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御史中丞
公元
谏议
五经博士
王安石
洪武年间
仁义道德
封建皇帝
特殊贡献
描述:
孔道辅与祭祀
孟子
之始
谈《
孟子
》、《周礼》中井田制资料的真伪
作者:
李春茂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井田制
史学界
孟子
周礼
真伪
资料
历史教学
不同观点
重要问题
文章
描述:
本刊仍拟不定期组织一些类似的"笔谈",希望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
以意逆志见知音:王安石《
孟子
》解读
作者:
杨思贤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知音
韩愈
孔子
周公
名作赏析
文心雕龙
孟轲
儒家
描述:
佛门传法体系,创造性地叙述了儒家
胡宏“心”论及对陆九渊“心学”的影响
作者:
罗来文
赵国力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宏
心性
本体
人性
描述:
胡宏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提出了"性"本论,但在论性的同时并没有舍心而不谈,相反,他对"心"论述颇多。从其性本论出发,他对
心性
关系也作出了不同于其他理学家的解释。
陆九渊论"心"的本质
作者:
郑传芹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哲学心理学
描述:
。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
张国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
象
辞
辞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
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
心性
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
重新认识“
心性
之学”
作者:
葛荣晋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
之学
学术界
太极
圣人
宇宙
重新认识
中国哲学史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
陆象山
描述:
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
心性
之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
心性
之学”的深入研究,我觉得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研究
作者:
葛维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论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
其
心性
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
孟子
的
心性
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
心性
论思想
宋儒
孟子
观述论
作者:
陈寒鸣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孟子
》
孔子作《春秋》
心性
论
道统
程朱理学
宋儒
理学家
王安石
《宋元学案》
人格精神
描述:
道统飞的摘传,又认为唯“读孟何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韩昌黎全集》卷十一《读苟》),将研读《
孟子
》作为入圣的木二法门。五代时的后蜀主孟籍命毋昭裔楷书包括《
孟子
》在内的“十一经”,宋
《
孟子
》文学风格论略
作者:
边家珍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孟子
》
风格论
梁惠王
文学风格
王安石
男女授受不亲
咏怀五百字
中国文学
济世救民
表达技巧
描述:
《
孟子
》文学风格论略边家珍在先秦诸子中,
孟子
文章对于后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刘熙载《艺概》说;“韩文出于《
孟子
》”,“昌黎接
孟子
知养气之传”、“东坡文亦《
孟子
》,亦贾长沙”,“王介市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