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什么是“”、“跋”
作者:潘云广  来源:河北自学考试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  《史记》  战国策  请人代  柳宗元  文字  书籍  其他人  曾巩 
描述:什么是“”、“跋”""和"跋"都是文体名。""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前边的文字。""是说作者著书立说的缘起以及该书、文的要旨、体例,介绍写作的经过等等。起初,都由作者自作,后演变为请人代序或为
乾陵地下有没有“兰亭序”
作者:张漪  来源:社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陵  兰亭  建筑学家  古代文物    陈景元  地宫  发掘 
描述:[第一段]
漫说“落”
作者:吕漠野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为自己辩护  离骚  菊花  屈原  凋落  秋菊  时态 
描述:错,屈原可不能错吧,于是以后就有不少人把“落英”的“落”解释为“初始”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于是推而广之,又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里的“落英”也应该解为“初开的桃花”.以后还历代有人争辩呢.
“用”诗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谜  谜语  半边  字形  可耕  组合  形象  形式  形成 
描述:王安石曾写有一首关于用字的字谜诗,诗是这样写的: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谜语按字形把用字拆成多个部分,再以不同形式组合而形成,既形象又生动。
作者:龚令民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史  陈寅恪  太阳  许慎  代表  英国人  说文解字  化成  天地人 
描述:如果你问英国人,太阳为什么是sun,他肯定答不上来;同样的问题假如你问中国人,估计只要上过学的都觉得你挺无聊。记得小学一年级刚识字那会,老师就不厌其烦地说,日最初是一个带点的圈,圈代表太阳,点代表太阳中的阴影。后来随着书写介质的变化就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样子。
作者:晓慧  来源:小学生时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曾巩  老师  神童  花溪  蜿蜒  曲折  短刀  漫步  桃花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幼时被左邻右舍称为神童。一日,曾巩的老师带他去春游。两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漫步在连绵起伏的桃花山。老师兴之所至,捋须吟道:"头上草帽戴,帽下有人在。短刀握在手,但却人人爱。"话音刚落,聪明的曾巩脱口而出一个字,老师笑着点
《批点〈牡丹亭记〉
作者:茅元仪原 李平注译  来源:艺谭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批点〈牡丹亭记〉
《临川文学史》
作者:张世俊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学  中国文学史  临川区  女性文学  区域文学史  谢灵运  社会主义  汤显祖  王安石  地方文献 
描述:《临川文学史》
《书的艺术》
作者:王子野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艺术  插图艺术  王安石  封面设计  主观愿望  书稿  特点  设计者  工作者 
描述:者的主观愿望,并且为数也不是很多。不管怎么说,装帧设计总应当以“锦上添花”作为努力的目标,力求
連文析义并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尔雅  析言  二十八宿  说文  散文  毛传  周礼  日月  吕氏春秋 
描述:,」三蒼别其义;「种曰稼,收曰穑,」林殊其解。说文曰:「在牆曰(?),在屋曰窗;」管子曰:「内謂之城,外謂之郭。」杨子法言有「大作纲,小作纪」之说;王逸章句有「近曰离,远曰别」之言。毛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