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7)
报纸(102)
会议论文(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0)
地方文献 (16)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2(24)
2011(33)
2008(13)
2006(15)
2005(12)
1998(5)
1996(7)
1983(4)
1971(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4)
余姚日报(2)
青岛晚报(2)
文学世界(1)
文学港(1)
山西文学(1)
沈阳晚报(1)
东方艺术(1)
新理财(1)
公关世界(1)
苏州藏书家嘉康来抚捐书王安石纪念馆终于有了王安石主题连环画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捐书现场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核心提示 为了给王安石纪念馆送6册王安石主题连环画,一位年届半百的男子不远千里从苏州赶到抚州。 这些连环画当年发行时的价格不超过100元,但它们填补了王安石纪念馆一直以来无王安石主题连环画的空白,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王安石这位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
篮协公布集训名单 姚明榜上有名 之队:亚锦赛前复出不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CFP供图 时报讯 昨日,中国篮协公布了新一届中国男篮集训名单。本次名单分为三批,加上候补球员共为37人。第一批11人名单是选拔性质,真正的亚锦赛主力大多从第二批21人当中产生,而第三批名单更是只有两个重磅人物——姚明和易建联。首次一同杀入季后赛的浙江双雄,仅丁锦辉一人入选。 尽管CBA联赛还
兴绘画作品选登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家  绘画作品  上海市  水彩画  画展  入选  协会  延安文艺  美术作品  艺术展 
描述:零的思絮》入选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万病回春》与方温清饮
作者:徐春娟 陈荣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医林状元  汉方医学  万病回春  温清饮 
描述:展应用于各科疾病临床,药理研究也方兴未艾,温清饮已成为生命力很强的方。
将军归佩印累累 记北宋臣王韶
作者:陈峰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韶  王安石  甘肃岷县  河州  西夏  神宗  吐蕃  富国强兵  朝廷  政治家 
描述:宋朝第五代皇帝神宗时,大政治家王安石从事了一番改革,旨在富国强兵,这是后世所熟悉的,可知道他独子王雱的人恐怕不多。"有其父必有其子",英年早逝的王雱也是非同凡响,史称他豪气过人,"睥睨一世",也就是说极有胆识,傲视天下。在十三岁那年
夏希道改造旧城,从此“县去陋
作者:一凡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繁昌县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改造  散文  江西  篇章  县衙  南丰  县城 
描述:门关,四周仅以竹篱为障;城内空空了了,街上行人稀少,偶有宾客驻足,也无舍馆留宿。 堂堂的县府衙门内,只有几间歪歪斜斜的旧屋,遇有雨雪,也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如此凄惶敷衍的政府,谁也不愿到这里任县令,实在是君命难违“发配”至此,那也只能自认晦气,到任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全国工会会员2.39亿人 共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
作者:陈郁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北京1月18日讯 记者陈郁报道: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工会会员达到2.39亿人,新增1361.3万人,其中新增农民工会员839.8万人。共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份,覆盖企业243.9万个,覆盖职工1.85亿人。 这是记者在18日召开的全总十五届五次执委会议上获悉的,2010年以来,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活力;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新局面泽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中)在论坛上和泽教育集团总裁王益民(右)及学院副院长蒯天(左)合影 本报讯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院、江苏宿迁泽
修〈竹山拜林圯公墓〉考释
作者:吴福助 黄哲永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修〈竹山拜林圯公墓〉考释
90年前真传·83岁导·70岁艺人·5人乐队·5个演员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张婷 只要是唱昆曲的,谁没唱过“牡丹”?只要是看昆曲的,谁没看过“牡丹”? 但是,一群以老人为主的演出队伍,坐火车从苏州来,6月19日晚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传统版《牡丹亭》,只此一场。 在如今已是遍地“牡丹”的风气下,这究竟为什么? 今年,为庆祝昆曲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