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族为何称为“
作者:张再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族  汉民族  《说文》  篆文  舞蹈教育    华夏  《周礼》  音乐  古人 
描述:”,也称“华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说文》:“,中国之人也。”所谓的“中国”即是指古代的中原地区,这是与周围的狄地区相对而言的。“”字篆文写作(?),像舞蹈
诗捃华
作者:李青山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大明湖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西湖  王安石  景物诗  纪游诗  《竹枝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描述:在四时景物诗中,诗与春诗、秋诗相比,显得数量少,题材窄,其艺术的天地似乎不那么广阔,轻灵纤巧之作多,气象恢宏之作少。这恐怕是与夏日的景物特点有关。景不象春景、秋景对诗人那样敏感,那样容易激荡诗情
注《王安石诗》
作者:吴淑钿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政治情怀  经世思想 
描述:热潮中,看氏表现的经世思想与时代精神。论文归结氏选注《王安石诗》的文化底蕴。
生如花之绚烂
作者:鲁先圣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悬崖峭壁  泰戈尔  夏花  自我激励  生长  恶劣环境  花园  刘绍棠  花朵  土壤 
描述:的精心浇灌,还是要靠自己艰难地寻找土壤,它们都坚强地生长绽放,开出自己的艳丽,长成自己美丽的风景! 这就是花朵的品格!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出生地,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品种,但只要是花,不论生在哪里,就要努力开放。
注《王安石诗》
作者:吴淑钿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政治情怀  经世思想 
描述:热潮中,看氏表现的经世思想与时代精神。论文归结氏选注《王安石诗》的文化底蕴。
宋代“泸”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
作者:刘复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僚人  九姓  泸州地区  乌蛮  民族成分  羁縻州  悬棺葬  《太平寰宇记》  少数民族  义军 
描述:州的很大部分羁縻州地。在宋代“泸”中,除乌蛮
“船背”应是“船底”--关于“船背稍”注释之我见
作者:李田新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初中语文教材  注释  船底  典范性  工艺美术品  九年义务教育  文言文  雕刻  沿海版 
描述:中难句不多,学生一般能通过注释自行理解课文。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和沿海版第三册)。相
读洪迈《坚志》——病榻琐谈之一
作者:张白山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志怪小说  洪迈  太平广记  元明两代  博学多才  胡应麟  宋朝  中国小说史略  二十年  学术价值 
描述:应麟在《少室山房类稿》中说:此书到元明两代大部分已佚
“四□服”中残缺的应是“要(yΒo)”字
作者:汪荷莲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语》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史记·本纪》  西南少数民族  《史记》  宾客身份  高中语文  国王  百里荒 
描述: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翦伯赞先生《内蒙访古》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还发现了‘单于天降’‘四□服’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残片。”其中,“四□服”,文下注为:指四方
从齐礼、礼与周礼之别看周原甲骨属性
作者:王晖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原甲骨文  齐礼    周礼  宗法制 
描述: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是因周人宗法制完善后弱化母族母系地位势力而导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