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65)
报纸(2007)
学位论文(119)
图书(64)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9)
历史名人 (856)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539)
2013(324)
2012(577)
2010(475)
2009(427)
2008(480)
2005(141)
1994(27)
1979(10)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42)
文艺报(23)
舞蹈(18)
南充日报(17)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南京日报(8)
解放军报(6)
北海日报(3)
金陵瞭望(1)
牡丹亭》的一个漏洞
作者:贾百卿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良、春香、花神),而问题则出在第七出。为具体说明问题,现撮其要者抄列如下:第一出末角(作家的化身)的道白[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第三出杜宝白:"夫
试析《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黄明  来源:语文教学阵地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析《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牡丹亭·惊梦》析句
作者:寇梦碧  来源:天津教育学院院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惊梦》析句
试论《牡丹亭》中的“情”
作者:陈龙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理”  霍小玉  封建礼教  爱情  青年女子 
描述:,有痛于本词者,愤惋以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偶然在悠杨的笛声中听出了几句《牡丹亭》曲词,竟引起一阵伤心。为什么当时和后世的人们对《牡丹亭》如此推崇?那是因为汤显祖不假掩饰地道出了青年
诗词十首
作者:胡山源  来源:诗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诗词  读书无用论  七十年  牡丹亭  不合时宜  逐臣  外群  开口  回忆录 
描述:诗词十首
文学中的“情悖于理”
作者:贾文昭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理  文学作品  合情  别趣  杜甫  沧浪诗话  生活中  牡丹亭  生活逻辑  汤显祖 
描述:一我们平时议论文学作品,常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合情合理”。情与理一致,看来是文学的常规。然而,文学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只合情,不合理,情与理不一致,也就是“情悖于理”。
西德国际艺术节将演出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社新闻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西德国际艺术节将演出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
牡丹亭》的梦情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
作者:胡志毅  来源:艺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梦情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