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中期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斗争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大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反变法派 北宋王朝 资治通鉴 儒法 政治斗争
-
描述:执行的路线不同。司
-
异体同构的古典文学精品:漫谈《邯郸记》与《金瓶梅》
-
作者:郑艳玲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金瓶梅》 人物 主题 叙事
-
描述:《邯郸记》和《金瓶梅》两部作品在人物性格与命运、故事叙事模式与相关细节、作品主题及其悲剧意味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由于二者体制不同,其具体表现也就千差万别。
-
严谨的游戏--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论析
-
作者:衣若芬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诗 胡笳十八拍 蔡琰 叙事
-
描述:泊与当趣。本文讨论的王安石集句诗作品,乃後人赞颂为荆公集句诗第一的〈胡茄十八拍〉组诗。本文检视王安石〈胡茄十八拍〉诗集句之来虚,论述其内容与叙事结构,与发瑛(胡茄十八拍〉相比较,并且综观其艺术成就。
-
舞剧《牡丹亭》最好多点叙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芭蕾舞《牡丹亭》舞蹈、布景美轮美奂,但叙事性似乎略显不足。本报记者 韩墨 摄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新创作的《牡丹亭》,很快出现在深圳的舞台上,这也是这部作品第一次离开北京公演,深圳演出市场的一些策划还是颇具魄力的。
这个来自中国古典文学的《牡丹亭》,经过中国最好的芭蕾舞团体的打造,视觉上美轮美奂,有
-
《牡丹亭》中的身体叙事
-
作者:管允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身体 身体 灵魂 灵魂 肉体 肉体 情爱 情爱 情至 情至
-
描述:作品更加饱满、美好。
-
《牡丹亭》叙事结构的透视
-
作者:吴瑞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人一事" "一人一事"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剧情结构 剧情结构 叙事理论 叙事理论 透视 透视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牡丹亭》叙事结构的透视,认为《牡丹亭》围绕"杜丽娘游园惊梦"所建构的"惊梦"、"寻梦"、"殉梦"、"圆梦"的剧情结构,符合李渔将叙事结构置于戏剧中心地位而提出的"一人一事"的"立主脑
-
海上回音叙事
-
作者:洛秦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上海市
-
描述:道色香味形俱全且回味留香的音乐大餐。系列电视专题片《海上回音》就是其中的一道大餐。 2001年下半年,上海电视界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上海有线电视台被撤销,所属的5个专业频道分别被归入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被归入后者,并从2002年1月1日起全新改版播出。新版面以流行音乐为主,非流行音乐的栏目和播出时间被大大压缩,但还是保留了《中国乐坛》、《古典驿站》、《歌剧圣殿》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制片人和编导在流行音乐大潮的冲击下坚守阵地,潜心修炼,厚积薄发,拍摄制作了一期期耐人寻味的节目,《海上回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昆曲《牡丹亭》的叙事结构
-
作者:王如丹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结构 昆曲 《西厢》 汤显祖
-
描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甫一问世,就受到了当时民众的热烈欢迎,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一句,便可略窥当年盛况。然而真正的经典更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牡丹亭》在历经了数百年的光阴后,
-
根据航空照片用抽中概率与单元大小成比例法估计林分密度
-
作者:麦克泰格 李相玺 来源:华东森林经理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分密度 底面积 林分蓄积 西黄松 航片判读 双重抽样 估计值 概率 郁闭度 计数
-
描述: 航片判读常用于林木勘测,林分蓄积或林分密度的测定。美国曾结合林分平均高、平均冠径及林冠郁闭度,编制了西黄松(Pinus Ponderosa)林分蓄积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1958)。尽管林分特性往往更引人注目,但单株林木也可在航片上进行测量。Hitchcock(1974)仅依据冠径编
-
人生何处不可休
-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法
-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