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经典女性人物对比
作者:梁军童  来源: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女性人物 
描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作为同一时代的人文主义推动者,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经典女性形象。他们笔下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婚姻自主意识,并敢于争取自己的婚姻幸福。这些女性也是整个作品的中心,操纵着故事的发展。
塑造一个“自我”的杜丽娘——梅派青衣史依弘为《牡丹亭》“死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史依弘和张军昨天排练《牡丹亭》 高剑平 摄 由史依弘、张军联袂主演的昆曲《牡丹亭》即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虽然《牡丹亭》是昆曲舞台上常见的经典剧目之一,但这一版本却充满新的看点,从梅派大青衣演绎整出昆曲经典到全电脑印花的服装、全透明的道具等,都透着不同。昨天记者来到《牡丹亭》排练场探班,
精心塑造的“乔小青”:昆剧新秀胡娉的艺术之路
作者:薛年勤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杜丽娘  浙江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冯梦龙  戏曲演员  女性形象 
描述:剧作品《乔小青》首次亮相就获得了优秀剧目奖(金奖),其主演——浙江昆剧团第五代的昆曲新秀、万字辈的昆剧优秀兰花胡娉,获得了优秀表演奖(金奖)。该剧根据明
契合人物 薪火传承:学习昆曲花脸剧目的心得
作者:唐荣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剧目  白先勇  学习  折子戏  行当  表演  老师  牡丹亭  人物性格 
描述:距我1994年与昆曲艺术结缘学习花脸表演,今已一十八载。从懵懂学艺到首登舞台,从初学技艺到渐掌规律,一路走来的日子历历在目。2010年4月始,白先勇老师推展了"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为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们分行当设立了首次个人专场,我也有幸忝列其中,并在传承计划的收官"净行"
王益民荣膺2011中国教育年度十大影响人物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益民近影 现代化的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为明天创意的民间办学者—— 本报讯日前,由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向教育强国迈进-2011中国教育年度盛典”在京揭晓。宿迁市工商联副主席、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王益民从全国各地
论洪州西山萧峰主体文化人物萧史
作者:萧德齐 萧亮 萧奕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话和传说  西山  萧峰  萧史  道家  汤显祖 
描述:显祖崇尚道家,一生中多次游历西山,并留下了近百首吟诵西山萧峰的诗篇,其生平创作思想与西山主体文化人物萧史以及西山道家文化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是其创作思想源泉之一。
框架理论下看《牡丹亭》英译本研究:以人物重塑与情节处理为例
作者:刘庚玉  来源:海外英语(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  人物重塑  人物重塑  情节处理  情节处理  牡丹亭  牡丹亭  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 
描述:理念是:翻译不是词与词的配对,而是着眼整体、重造格式塔的过程.该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对《牡丹亭》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看不同译者在不同的视角和见解下如何理解文本内容,重塑人物角色.
何澄:一位被遗忘的民国重要人物――访长篇传记何澄作者苏华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朱自奋报道 近年来,对一些在中国近百年历史转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名门望族进行整理与研究,成为一个文化热点。最近三晋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何澄》,从家族文化史的考察角度,重现了个人在历史中的独特身影及其对时代的影响。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之一、原《中国方域》主编苏华。 周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