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
-
作者:李浩东 来源:少先队活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香》 诗歌 李浩东 文学
-
描述:天底下最好闻的味道是书香,天底下最珍贵的味道还是书香,天底下最令人回味的不正是书香吗?书香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妙的一种香味。
-
体悟诗歌的哲理
-
作者:薛海霞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个层面 诗歌鉴赏 哲理 不同角度 飞来峰 拓展 蕴涵 道理 讲述 王安石
-
描述:中考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是理解诗句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味诗句中蕴涵的哲理。体味诗句中蕴涵的哲理,往往需要从三个层面解读。第一个层面,读懂每个字词,理解字面意思。第二个层面,了解讲述
-
汤显祖诗歌与基督教(一)
-
作者:徐晓鸿 来源: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诗 基督教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万历 利玛窦 玉茗堂四梦 明世宗 戏曲
-
描述:咋一看这个题目可能会觉得奇怪,具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大师汤显祖(1550-1616),似乎与基督教素无瓜葛,他的诗歌与基督教有关系吗?随着人们对汤显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汤显祖
-
汤显祖诗歌与基督教(二)
-
作者:徐晓鸿 来源: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诗 基督教 利玛窦 葡萄牙人 澳门 牡丹亭 翻译 商人 圣保罗教堂 外国
-
描述:第二首则如下:二子西来迹已奇(来自西方两位先生的事迹已经令人惊奇),黄金作使更何疑(带着贵重的礼物作为友好使节谁能怀疑)?自言天竺原无佛(他们自己说西方的天竺国原本就没有
-
论王安石诗歌的沿袭与超越
-
作者:叶宽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影响的焦虑 影响的焦虑 剽窃 剽窃 传播 传播
-
描述:本文借用影响的焦虑这一诗学理论,分析王安石在前代诗人的巨大成就影响下所产生的焦虑心态,这种心态也是所有宋代诗人面对的时代焦虑。王安石化用前人成句而自出新意,以求超越前人,克服焦虑心理。而这一策略往往在传播过程中被认定为抄袭剽窃,歪曲了诗人的原意。
-
古典诗歌也含逻辑
-
作者:唐金龙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相似之处 艺术形象 王安石 梅花 寒山 因果联系 事物
-
描述:鉴赏古典诗歌,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分析,却忽视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从而较难全面地理解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诗人对客观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
作者:徐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人物形象 鉴赏 创作背景 意象 木芙蓉 文学作品 作者 王安石 景物
-
描述: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
-
安不忘危的效力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减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水思想 王安石 郭守敬 范仲淹 洪水风险管理 预警 城市 大禹 水患 范例
-
描述:中国的治水道路可谓一波多折。从大禹到李冰,从孙叔敖到范仲淹,从王安石到郭守敬,古人的治水范例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再好的治水思想,仍无法
-
胡澄的诗(两首)
-
作者:胡澄 来源:江南(诗江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命感 钢筋 铁矿 水泥 森林 属于 兽类 泥土 畜类 城市
-
描述:胡澄的诗(两首)
-
应是“琴瑟未谐”
-
作者:陈迪中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 城市 比喻 比喻 使用不当 使用不当 音韵和谐 音韵和谐 生存状况 生存状况 古乐器 古乐器 期刊 期刊 文摘 文摘 发声 发声 火候 火候
-
描述:2010年《特别文摘》第6期刊有《老人是把尺》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敏锐地感到,这个城市火候未到,弦琴未谐,我深有同感。其中弦琴未谐使用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