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3)
报纸(49)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4)
地方文献 (4)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38)
2013(7)
2012(6)
2011(5)
2010(10)
2007(4)
2004(6)
1996(2)
1990(2)
198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7)
词刊(2)
中国远程教育(2)
现代远距离教育(1)
人民论坛(1)
今日海南(1)
商业研究(1)
中华民居(中旬版)(1)
神州(1)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宣传电大 完善电大 振兴电大——中央电大副校长张达同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电大  通讯员工作  传电  大副  广播电视大学  广播电视教育  校长  教育形式  传统教育思想  重大成就 
描述:她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中国,短短八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八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广播电视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中城市发展到农村的小城镇,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已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教育体系;广播电视大学几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有了一支数万人的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职队伍;从上到下建设了初具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编纂了一批教科书和音像教材;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中国式的广播电视教育体系受到了国内外的瞩目。李鹏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广播电视教育
开放大学不应是简单的电大"翻牌"
作者:于云秀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继续教育部分,将"办好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如何认识开放大学的性质、任务及开放大学与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关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中央电大校长杨志坚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作者:杨保健 李军莉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校长  电大  新校区  副书记  指导工作  杨志  中央  座谈会  党委  巡视 
描述:本刊讯5月9日下午,中央电犬校长杨志坚莅临我校视察。杨校长一行在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振龙,副书记赵剑,副校长杜开展、田季生、张新华等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巡视了我校新校区校园。座谈会上,杨校长
地方大学应是地方文化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地方大学应是地方文化中心
浅议地方志与地方
作者:胡树滨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  《周礼》  两汉 
描述:地方志也称方志,最早记载于《周礼》;地方史即地方简史,起始于两汉。地方志与地方史都是记述历史的著述,自古以来,志与史始终同时并存,志中有史,史中有志,即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与区别。
学校应是令人敬畏的地方
作者:巴晓芳  来源:师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  学校  敬畏  敬畏  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  中央领导  中央领导  温家宝总理  温家宝总理  政治任务  政治任务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描述:校园惨剧一再发生!惨案惊动中中央最高层。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周永康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教育部连续下发紧急通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意见,落实校园安全措施。……
事业单位本应是干事的地方,许多却变成了养人的地方。把养人的
作者: 张鸣   来源:三湘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事业单位本应是干事的地方,许多却变成了养人的地方。把养人的
游览麻姑山
作者:暂无 来源:红蜻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传说  游览  开车  蟠桃  酿制  成仙  修炼  故事  地方  山顶 
描述:爸开
寻觅知音
作者:商亚忠  来源:词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觅知音  人生  流水  高山  诉说  相约  地方  传声  黄鹤  抹去 
描述:寻觅知音
编辑生活絮笔(九)
作者:滕明道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编辑工作  剪刀加浆糊  作者  地方  施工图纸  故事  批评  提纲  方言 
描述:不该批评王安石不知道是不是从北宋时代开始的,人们就一直流传着一个王安石错改他人诗稿的故事。说是王安石有一回,路过一个小地方。当地一位诗人拿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求教于王安石。诗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明月当空叫, 黄犬卧花心。王安石觉得此两句文理不通:“明月”怎么能“叫”?偌大的“黄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