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所见地图及其地图管理制度
-
作者:马卫东 来源:档案学通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舆图 地图管理
-
描述:在《周礼》记载的各类档案中,地图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周礼》一书中,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国家对地图的绘制、收藏和保管已有了较为完密的管理制度。通过与传世文献及考古资料的比较可知,《周礼》所载
-
语言美:《牡丹亭》的成功要素之一
-
作者:段小静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人物语言 环境语言 风格语言 修辞手法
-
描述:《牡丹亭》获得成功,与其语言美是分不开的。其独特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典型化的环境语言、雅俗兼备的风格语言、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
土地应是生产要素
-
作者:晓亮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生产要素 使用价值 不合理使用 农村土地使用 人的劳动力 物质财富 集体所有 价值的源泉 按贡献参与分配 马克思
-
描述:土地应是生产要素
-
“实践”应是三个要素
-
作者:王孝哲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 实践过程 三个要素 良同志 过程性 物质性 社会科学 实践主体 包含
-
描述:赖金良同志在《社会科学》1983年第12期上发表了《关于“实践要素”的商榷》一文,认为“实践”不等于“实践过程”,“实践”只包含目的性和物质性两个基本要素。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实践本来就
-
游记的要素和游记的写作
-
作者:赵绍军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写作 行迹 王安石 醉翁亭记 柳宗元 游览 景物 欧阳修 褒禅山 景观
-
描述:游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它以表现某一地区的风貌为主,用来记述有关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神化传说和游人自己的感受与情思等等。游记的内容是由五种要素构成的,即"人物"、"时间
-
丝绸之路地图应是“国宝”
-
作者:暂无 来源:兰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丝绸之路地图应是“国宝”
-
谈《周礼》中的地图
-
作者:姚顺滨 来源:地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专题地图 我国古代 周礼 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 地图学史 社会制度 土地 记载 发展
-
描述:《周礼》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期、叙述西周社会制度和典章文物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地图的著名史料,研究它对探讨我国地图学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四个方面讨论《周礼》中所述的地图
-
土地也应是一种生产要素
-
作者:晓亮 来源: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生产要素 收益分配 土地流通
-
描述:为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是有贡献的,有贡献就有理由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比以前只有劳
-
说说诗家语
-
作者:薛近芳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系统 语言艺术 王安石 口语 高尔基 独特性 用语 形象化 文学语言 要素
-
描述:有人说,写诗就是写语言。这话很对,因为诗是语言艺术,语言是诗的载体。"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高尔基)。不过,诗的语言并不等同于口语或其它体载的艺术用语,她有着自己表述的独特性,为此,王安石很有见地
-
元代版刻地图考录
-
作者:黄燕生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地图 元代 朱思本 地图符号 黄河源 南村辍耕录 地名 版刻 象形符号 舆图
-
描述:元代历时不长,但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却是划时代的。杰出的元代地理学家朱思本费时十年绘制成的《舆地图》,将我国传统的绘图技法推向一个新的里程,明代和清初制作的全国地图多以朱氏舆图为范本,明清一些地方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