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变法中的几个问题
-
作者:任树民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熙宁 免役法 罢相 几个问题 小地主 司马光 “三冗” 轻徭薄赋
-
描述:终宋神宗之世,北宋王朝所推行的新法,其主持者果真是王安石吗?王安石是否执行了一条发展生产的理财方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否真的仅出于以司马光首的大官僚集团的反对?本文不揣浅陋,提出质疑,略述管见,以期指教。
-
《易经》中的民歌辨正
-
作者:唐志凯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经》 民歌 先张 尔雅 “子” 假面 《说文》 《周礼 尚德 周易注
-
描述:看清它的本来面目,首先有一个去伪存真的辨正过程。 《易·中孚》有这样一首诗:“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否与尔靡之。”《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如鹤之鸣于幽远
-
王安石变法中的先后缓急
-
作者:王岸茂 来源:河北史学会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变法中的先后缓急
-
古代辨伪学概述(中)
-
作者:孙钦善 来源:文献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古文尚书 汉书·艺文志 柳宗元 胡应麟 著录 孔子家语 文献学 具体情况 真伪问题
-
描述:。入唐,亦不重辨伪。唐初所修《隋书·经籍志》,在著录群书时,多注存亡,而绝少辨真伪。当时对伪《古文尚书》亦深信不疑。至孔颖达等人作《尚书正义》,固然对《尚书》诸本的真伪问题难以迴避,在疏中不得不
-
对《红楼梦》中“再不是”注释的质疑
-
作者:王志尧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杨木 贾府 注释 木头 酒杯 黄松 鸳鸯 启功 贾母
-
描述:、一定是黄松做的。”
-
小议古汉语中的“动宾介宾”结构
-
作者:赵国林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古汉语 答司马谏议书 介宾结构 文言文 动宾 小议 左传 王安石 姜氏
-
描述:文言文中,有一种已经被现代汉语淘汰的结构——动宾介宾结构。例如(一)以授之于有司。(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汤显祖《庙记》中的演剧理论初探
-
作者:陈东有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演剧艺术 戏曲家 演员 南柯记 古典戏曲 艺术境界 艺术再创作 戏曲创作
-
描述:具特色的戏曲理论文章。全文虽只九百余字,却深刻地阐发了演剧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反映了与汤翁的创作
-
论文艺社会学中的社区文学与艺术
-
作者:司马云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区文学 农村社区 文艺社会学 乡土文学 作家 社区生活 作品 社会文化环境 刘绍棠 沈从文
-
描述:等等。所谓社区文艺就是指反映特定社区生活的文学和艺术。 首先,社区文艺描写的对象是特定的社区生活。如老舍写北京社区,赵树里写山西社区,孙犁写冀中社区,刘绍棠写京东社区等等。其作品的题材、人物、故事
-
晏殊、欧阳修词风的同中之异
-
作者:高梦林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晏殊、欧阳修词风的同中之异
-
高适《燕歌行》中“李将军”应是李牧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高适《燕歌行》中“李将军”应是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