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形象和画面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读王英改革开放见闻组诗《大
-
作者:吴闻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画面 改革开放 表达思想 感情 大别山 组诗 见闻
-
描述:文学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描述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通过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艺术形象越典型,生活画面越丰富,则感染力越强,作者寄托的情感和
-
读《徐春芳诗文选》感咏
-
作者:陈亚萍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描述:誉满骚坛负盛名,奇篇荟萃自然成。珠飞玉溅诗情畅,凤起蛟腾翰墨馨。
-
诗眼
-
作者:韩庆生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龚自珍 文天祥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名句 岑参 李白 陆游
-
描述: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后,相继出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贺知章、陆游、岑参、文天祥、龚自珍等数以千计的杰出诗人。诗眼,就是他们在精心创作中用心血凝聚许多精妙绝伦、美目传神
-
读苏轼《水调歌头》浅解
-
作者:王浩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歌头 水调 王安石 天人相通 宇宙人生 天问 月亮 运用 苏辙
-
描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欢饮达旦,望月怀人,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水调歌头》,以表达对分别七年、远在齐州任掌书记的胞弟苏辙(子由)的深切怀念。全词立意高远,构思奇妙,情理兼容,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
-
缅怀王英老师
-
作者:南策英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描述:风欺雨打翁行苦,子失妻亡梦里寻。不露哀思拖瘦体,放飞遐想壮精神。残年独具铮铮骨,简室唯存卷卷文。半辈孤单甘寂寞,一腔热血铸诗魂。
-
耐人寻味的不遇诗
-
作者:李光清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隐者 王安石 唐人 小诗 宋人 环境描写 客人 游园 寒流 白梅
-
描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本是客人高兴而去游园,
-
说说诗家语
-
作者:薛近芳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系统 语言艺术 王安石 口语 高尔基 独特性 用语 形象化 文学语言 要素
-
描述:有人说,写诗就是写语言。这话很对,因为诗是语言艺术,语言是诗的载体。"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高尔基)。不过,诗的语言并不等同于口语或其它体载的艺术用语,她有着自己表述的独特性,为此,王安石很有见地
-
沉痛悼念老诗人王英
-
作者:金云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沉痛悼念老诗人王英
-
“王英体”,中国古体诗发展之新路
-
作者:饶学刚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还在耕耘啊!这段话,表明着王英先生的诗歌创作已进入新阶段,实现两个跨越:一是由民歌体进到古诗体的创作跨越,一是由实践创新进到艺术探微的研究跨越。这对于一位农民诗人来说,极不容易,精神宝贵,全国罕见
-
“王英体”,中国古体诗发展之新路:兼论王英新诗的民族化、民
-
作者:饶学刚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歌化 民歌化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民族化 民族化 古体诗 古体诗 农民诗人 农民诗人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 发展新路 发展新路 重阳诗 重阳诗 毛泽东 毛泽东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
描述:从王英先生的一封信谈起2010年5月5日,浠水农民诗人王英先生来信:"根据市内外热爱诗歌创作的中青年作者要求,写一10万余字的《重阳诗话》,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