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2
(1)
1999
(3)
1997
(1)
1994
(4)
1993
(2)
1988
(2)
1987
(1)
1986
(2)
1985
(1)
按来源分组
浙江财税与会计
(1)
中国人才
(1)
教育发展研究
(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出版
(1)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秘书
(1)
成大历史学报
(1)
道德与文明
(1)
相关搜索词
国子监
王安石
知识分子
太学生
孝文帝
墓志铭
太常寺
太虚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国子监】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凌濛初交游考
作者:
冯保善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驾初成公墓志铭》
凌濛初
《列朝诗集小传》
《明史》
汤显祖
耿定向
《牡丹亭》
《四库全书总目》
湖州府志
国子监
描述:
凌濛初交游考
《玉海》板刻及明、清修补考
作者:
丁志安
来源:
文献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国子监
上元
十七年
修补
王应麟
明代南京
乾隆
藏书家
描述:
《玉海》为类书之一种,宋末鄞县王应麟撰。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厚斋、晚年又号深宁叟。淳祐元年(1241)进士、宝祐四年(1256)又中博学弘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入元不仕。《宋史》卷四百三十八,儒林八有传。
梅尧臣事迹考略
作者:
吴孟复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二十年
三十年
墓志铭
国子监
考略
王安石
驳正
考辨
永乐大典
描述:
载之误与议论之诬,亦有所驳正。录之以待商榷。一、尧臣之先世《梅氏世牒》谓梅远生梅超,超生邈,邈生二子:让、询。尧臣为让之子。梅鼎祚
论我国古代分斋教学制度
作者:
别必亮
来源: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分斋教学制度
国子监
我国古代
教学内容改革
国子学
明体达用
胡瑗
积分制
王安石
《春秋》
描述:
论我国古代分斋教学制度西南师范大学别必亮分斋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学形式,由北宋教育家胡援(公元993—1059年),首先提出,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演变,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学制度之一。分斋教学制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试形式等方面均独...
汤显祖金陵圆初梦
作者:
乐华云
来源:
紫金岁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紫钗记》
卢太尉
张居正
南京
《牡丹亭》
太常寺
国子监
金陵
《霍小玉传》
描述: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虽然是临川人,但是南京可算他的第二故乡。他曾三次游学南京
国子监
,在金陵为官八年。他一生撰写了著名的“玉茗堂四梦”,又称
教育与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
作者:
黄维中
来源:
中国公务员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官吏
学校教育制度
国子监
国子学
科举考试
官吏选拔制度
博士弟子
监生
王安石变法
中国古代
描述:
教育与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黄维中在中国古代官僚管理体制中,官吏的选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政府官吏的场所,很早就成为官吏选拔的途径之一。特别是教育与科举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使学校教育不仅成为科举取土的辅助者,而且也成为直接供应政府官吏的机构。...
吴澄教育思想初探
作者:
胡青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经术
黄百家
理学家
科举制
国子监
江西
五经
许衡
描述:
朱熹高弟)诸人可及也。”吴澄的哲学思想已有人研究,但对其教育思想似还无专文论述。
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
作者:
俞启定
来源:
教育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地方官学
科举考试
学校制度
太学生
国子监
科举取士
王安石变法
宋代
科举制度
描述:
)升级制,地方官学则与科举机构合而为一.由此可见,三舍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宋代诗词农事录(续)
作者:
孙开铨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事诗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轼
河南
熙宁
花卉
气候
国子监
甘肃环县
描述:
宋代诗词农事录(续)
从《送何太虚北游序》看吴澄的旅游观
作者:
叶光华
来源:
文学教育 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观
太虚
吴澄
古文观止新编
儒家思想
翰林学士
中国传统
江西省
钱伯城
国子监
描述:
元散文部分仅录三篇,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就是其中之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