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论中国戏曲的影响及改革
作者:陈果卿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剧团  现代戏  剧本  三笑  牡丹亭  优秀作品  窦娥冤  姻缘  西厢记 
描述:一、戏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中国戏曲是古代文化的结晶,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究其原因,除具有人民性与政治性之外还有更重要原因,那就是:产生过《窦娥冤》、《赵氏孤儿》这样的“世界性大悲剧”。我们的古典戏曲,如
与戏有缘
作者:吴鱼  来源:戏文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龙洞  民俗  戏曲  圆缘  瓦舍勾栏  杭州  姻缘  《牡丹亭》  《西厢记》  文化内涵 
描述:与戏有缘
身背琵琶走四乡
作者:蒋云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弹  沈凤喜  姻缘  演员  茶馆  工农兵  听众  剧团  文艺工作者  舞台 
描述:自从去年十一月份苏州广播电台播送了我的长篇评弹《啼笑姻缘》之后,我就陆续不断地收到了各地听众好几百封来信。这些信的内容都是热情洋溢的赞扬,期望和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桐乡卜院有一位听众接连写了二十多封
月老的传说
作者:暂无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话传说  伐柯  婚姻  女娲  习俗  周代  流传  姻缘  周礼  古代 
描述: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在古代还流传着一个说媒的习俗。在中国,无媒不成婚。在神话传说中,最早的媒人是女娲。《路史后纪》载: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为皋媒之神。周代,还设有官媒,专司判合之事。据《周礼·地宫》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令男三十而娶
牡丹亭中情
作者:郭旗  来源:词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三春  三春  铜镜  铜镜  姻缘  姻缘  语声  语声  西风  西风  锦屏  锦屏  功名  功名  东风  东风  神仙  神仙 
描述:牡丹亭中情
误会·巧合·计谋——论《啼笑因缘》情节构思之一
作者:周若金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沈凤喜  张恨水研究  误会  巧合  计谋  中长篇小说  作品  大学图书馆  写作 
描述:大学图书馆里,也分别藏有二三十种。大学毕业生考博士,《张恨水研究》是论文的专题。”
一场被剥夺了辩护权的审判——读《啼笑因缘》
作者:张永峰  来源:天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啼笑因缘  辩护权  小说文本  张恨水  灵魂审判  典型意义  女主人公  叙述者  将军 
描述:如,许子东认为,小说基本情节“描写了一个女人如何贪图金钱虚荣而沉沦堕落的故事”;孔庆东认为,“《啼笑因缘》还真实地刻画出‘小市民的精神创伤’,沈凤喜家中长辈面对金钱和权势的态度,几乎与主人公
旧社会艺人的血泪史——評曲剧《啼笑姻緣》
作者:张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曲剧  艺人  观众  天桥  将军  剧种  社会悲剧  三十年  张恨水 
描述:北京曲艺团的曲剧《啼笑姻緣》,是一部旧社会說唱艺人的血泪史。它的演出,情致哀惋,使不少观众受到了感动。这是很好的一出社会悲剧。《啼笑姻緣》是张恨水先生三十年前膾炙人口的著名长篇小說,它以精細銳利的笔
画眉深浅入时无--读《啼笑因缘》后
作者:王朝彦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张恨水  三十年代  沈凤喜  言情小说  新闻报  单行本  读者  长篇小说  章回小说 
描述:刘国柱穷奢极欲,强占沈凤喜、图谋关秀姑的丑恶行径,以及关寿蜂父女的锄强扶弱的侠义传奇。三十年代,这本书从连载到单行本出版,曾引起当时社会一阵“狂热”,很快成为家弦户诵的读物。“一时文坛竟有‘《啼笑
可唱可听之美:黄梅戏《啼笑因缘》音乐赏析
作者:张光亚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黄梅戏  音乐赏析  戏曲音乐  沈凤喜  音乐风格  音乐的美  三十年代  大学生  美的境界 
描述:深。黄梅戏《啼笑因缘》音乐的成功,主要就在于它基本上达到了可唱可听之美的境界。这个戏在合肥、无锡等地演出时,不少观众其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到后台来要谱子,他们不但爱听而且爱唱,急着想学。很多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