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
按年份分组
2012(2)
2011(1)
2009(2)
2006(2)
2005(4)
2000(1)
1997(1)
1996(1)
1986(1)
1985(1)
按来源分组
青春岁月(1)
词刊(1)
晋阳学刊(1)
抚州师专学报(1)
江西社会科学(1)
中学语文(1)
文教资料(1)
诗词月刊(1)
词学(1)
东坡赤壁诗词(1)
第三讲 怀古咏史词(上)
作者:王兆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历史人物  苏轼  历史事件  金陵  怀古词  赤壁怀古  怀古咏史  咏史诗 
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思考而已。怀古和咏史,在题材和创作目的这两个层面上是相同的、相近的。那相异的一面呢?“怀古”的这个“古”,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古迹,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事古人的幽思
试论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
作者:杨有山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怀古诗  王安石  忧国  杜甫  救世  项羽  阶级矛盾  北宋王朝  乌江  忧民 
描述: 唐太宗在悼念魏征时说:“以铜以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许多写咏史怀古诗的作者是很懂得这一点的。周昙在《闲吟》里说:“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献当今,这可说是代表
论王安石议政的咏史怀古诗
作者:李唐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政诗  咏史怀古诗  顺向式“嫁接”  逆向式“翻案” 
描述:一是顺向式的“嫁接”,即指诗中的议论沿着史料固有的评价系统,抓住适当契机,把固有评价系统之外的思想嫁接上去,以新出精,以超越出深;一是逆向式的“翻案”,即指诗歌对同一史料的议论,完全与既有的评价系统相反,有时就是针对既有评价系统的某一点展开“驳论”,在“翻案”中见深刻,使议论通向现实政治。
以古写今貌异神非--李商隐《贾生》与王安石《贾生》比较谈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商隐  贾谊  汉文帝  咏史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比较谈  古典诗  孝文帝 
描述:我们漫步于中国古典诗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奇葩异卉。其中,咏史之作颇引人注目。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贾生》在咏史之作中又可谓独占花
见仁见智话“咏史”——三首同题咏史诗的比较
作者:傅望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历史题材  初中  语文  比较阅读  《题乌江亭》  杜牧  《乌江亭》  王安石 
描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益与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垒与感触。由于角度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与自身的处境、性格、志向各异,对同一历史人物项
鉴赏咏史怀古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赵文昕  来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怀古诗  鉴赏  永遇乐  石头城  杜牧  隋炀帝  题材  江东  典故  王安石 
描述:鉴赏咏史怀古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咏史题同 立意各异——三首同题咏史诗之比较
作者:傅望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立意  乌江  项羽  议论抒情  江东  李清照  王安石  杜牧  写作 
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的,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作者所选取的角度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与处境不同,写作目的不同,写出来的作品立意也就迥然不同。西楚霸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给人们的教育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感慨万端,议论抒情,借以抒发心中的块
吟咏历史发幽情,感怀古迹多怅惘:咏史怀古诗赏读
作者:黄偲奇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怀古诗  历史事件  历史古迹  王安石  杜牧  毛延寿  长江以南  王昭君  典故  表达 
描述:数传世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