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周礼》食疗思想解读“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
作者:谢敬 曹亭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常得中医 六经 周礼 食疗思想
-
描述:方方面面,包括对《内经》、《汉书·艺文志》成书过程.由此,依据“六经”文献对于用药的态度,特别是《周礼》中的食疗思想,对解读“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大有裨益.此千年古谚之大意,非言医可废除,而是食疗
-
原则化与规则化:《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所见周礼之实
-
作者:朱腾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实质化 原则化 规则化
-
描述:国年代,周礼逐渐被实质化,而《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则分别阐述了实质化的一种路径亦即原则化或规则化,并成为了汉代朝廷思考权力或刑律与道德之关系的重要知识资源。
-
从《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探析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建立
-
作者:杨阳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春官宗伯第三 礼乐
-
描述:作为儒家经典的《周礼》不仅是我国古代以人法天的理想治国纲领,更是建立我国礼乐文明的典范之作。其中第三篇《春官宗伯第三》详细记载了有关礼乐的各职能部门及其职责。本文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探析我国古代礼乐
-
《周颂·敬之》与周礼核心精神的构成
-
作者:王克家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核心精神 周礼 有机组成部分 周颂 礼乐文化 《诗经》 文化系统 “礼”
-
描述:《诗经》是先秦礼乐文化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诗"在"礼"的规范下创作和应用,是在礼乐文化系统中人们的必然行为的产物,同时"诗"又是"礼"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周礼的精神。訛譹"敬"是周礼的精神核心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
-
德主刑辅,道一风同:《周礼》所见古代地方首长的治政理念
-
作者:彭林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主刑辅 周礼 理念 道德教育 民众 行政区划 原则与规范 地方 社会生活 教法
-
描述:掌政典,主管军事;秋官大司寇掌刑典,主管司法;冬官大司空掌事典,主管工程;总称六典。
-
应是“五脊六兽”!
-
作者:杨昌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旗子弟 积极性 编译 溥仪 出版社 婚庆 文化 史实 没落 国文
-
描述:闹。"(第43页)其中的"五计六受"让人
-
学校文化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
作者:胡贵勇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教育 教师发展 地方文化 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 学生为中心 发展目标 教育教学 教学行为
-
描述:关注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文化就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成长文化。
-
苏轼词的文化精神
-
作者:钟鸣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欧阳修 苏轼词 中国历史 王安石 独特意义 司马光 范仲淹 中华文明史 文化巨人
-
描述:是随着这一代人成长、成熟起来的公元11世纪是中华文明史中最有独特意义的一个时期:文化巨星们的同时出现,盖过了这个王朝的光芒。当我们
-
古代文学中的中医文化
-
作者:陈宇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对联 中药 许叔微 中医文化 文化现象 济世救民 王安石 李时珍 中医学
-
描述:括等一大批文坛巨匠,医学功底也十分了不得。因此,书生气很重的古代良医们,常常将中医学的很多知识,用一种非常浪漫写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构思之奇特,用词之精巧,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下面以隐名、谜语、对联、诗歌、戏剧、小说为例,来看看文学艺术中的中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