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璋先生京胡教学研究成果初探
-
作者:萧逍 来源:新校园(理论 上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璋 京胡教学 研究成果
-
描述:吴炳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京胡教育家、演奏家,曾师从耿永清先生学习京胡与昆曲。后又有幸向徐兰沅、杨宝忠两位京胡大师学习京胡技艺与技法,其在京胡演奏方面功底纯熟、内蕴丰厚。1953年,吴炳璋
-
论吴炳《情邮记》传奇
-
作者:殷亚林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情邮记》 艺术成就
-
描述:吴炳是明末剧坛的代表人物,有"粲花五种曲"传世。其中,《情邮记》一剧得到了吴梅先生的高度赞誉,但学界目前对其仍缺少基本关注。该剧在思想内容方面不出晚明主流,然亦有其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则取得了很高成就
-
李吴会:老平台新朋友
-
作者:朱穗怡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胡吴会」刚唱罢,「李吴会」将登场。最近两岸高层互动热络,不仅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友谊和互信,更为两岸关系未来四年的发展蓝图定下主色和基调。两场会晤看似不甚相关,但其实内有乾坤。尤其是台湾方面在会前已
-
吴炳林十亩葡萄收入超廿万
-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这几天,龙游县东华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村民吴炳林夫妇正在采摘成熟的葡萄。他们种的10多亩葡萄在市场上蛮畅销。
老吴说: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他从绍兴引进了小蜜蜂、紫玉88等葡萄品种。自7月份
-
浅谈小学古诗的教学安丰镇小学 吴炳根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台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课标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
-
泰国华侨吴炳林:永不放弃的“浴火重生”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无论人生有多少打击和挫折,只要自己内心不放弃,一切就都会好起来。”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吴炳林1972年出生在“陶瓷之乡”广东省潮州市,由于父母都是陶瓷工人,他笑称“是泥土陪着自己长大
-
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
-
作者:卢旭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绿牡丹》 净丑 喜剧
-
描述: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
-
吴炳坤:半生情缘筝曲间
-
作者:廖群严 浩博 来源:今日华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 首首筝曲,演绎人生精彩篇章。 倾情古筝 半生痴迷 吴炳坤先生出生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亲擅长二胡,母亲则是古筝好手。
-
以剧为戈-传奇《绿牡丹》的写作与吴炳的改编
-
作者:林芷莹 来源:清华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体仁 《綠牡丹》 復社 吴炳 粲花斋改编本
-
描述:以剧为戈-传奇《绿牡丹》的写作与吴炳的改编
-
超常教育结硕果小荷才露尖尖角抚州一中考生吴馨怡考取中科大少
-
作者:吴定宇 李登峰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月16日,2012年抚州一中高考又传来喜讯:抚州一中高二少年班临川籍考生吴馨怡,在初、高中合计只读了4年(初中2年、高中2年)的情况下,以628分的优异成绩和复试中的突出表现,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