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澄之为学工夫探析
-
作者:林佳莹 来源:东方人文学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为学 本心 尊德性 道问学
-
描述:吴澄之为学工夫探析
-
刘壎的古赋理论与创作
-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古赋 理论 创作
-
描述:赋特色,也基本上能符合其理论要求。
-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诗 明诗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理论 理论 风格 风格
-
描述: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只是他的诗名为他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盖。汤显祖存诗2260余首。强调真情、卓识、灵性的统一,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汤诗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
-
谢逸豪行书艺术特色探析
-
作者:杨景星 欧俊勇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豪 行书 艺术特色 探析
-
描述:谢逸豪行书取法甚高,个性鲜明,成就斐然。谢逸豪对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谢逸豪行书艺术具有放逸雄奇的审美理想、文人风骨的精神内核及自在写意的情感宣泄等风格特点。
-
对影视文学的影视故事模型的探析
-
作者:芮雪伊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影视文学 应是故事 探析
-
描述:影视文学的影视故事是通过对文学中事故的改动,加入一些时代、导演和演员的一些思想共同形成的影视作品.本文通过对影视剧创作当中的基本故事模型的叙述类型和方式进行了和分析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找出影视文学故事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
-
元代理学中“仁”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
作者:吴立群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仁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
描述:儒家把仁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仁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仁,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仁是人
-
元代儒者价值观念中的“我”与“为我”:吴澄真儒观探析
-
作者:吴立群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 “我” “为我” “为我” 吴澄 吴澄 真儒观 真儒观
-
描述:在元代,儒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可从其核心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变化中得到说明。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面对元代儒者所面临的价值危机,一方面以承继道统明确元代儒者的主体意识
-
危素学术思想探析
-
作者:胡青 桑志军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思想 陆九渊 吴澄 探析 陆学 四库全书 “乐” 朱子学 分斋教学 朱熹
-
描述:一危素(公元1303—1372年),字太朴,号云林,金溪人。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元中后期。他少通《五经》,明初大儒宋濂说他“年十五即通《五经》大旨,据座为人师。①”至正元年(1341年)为经筵检讨,修宋、辽、金三史及注《尔雅》。官至参知...
-
陆九渊人才思想探析
-
作者:朱永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才思想 象山先生 探析 圣人 人才观 伦理化 孟子 爱国性 心学
-
描述:安邦治国的人才,以加强对人民的
-
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
-
作者:刘辉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丈夫”精神 发明本心 “义利之辨” 心即理 理想人格 探析 上卷 哲学基础 人生修养
-
描述: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